回应建筑工程领域司法需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5月,台江区法院与市建筑业协会携手构建“法筑联调”共治共享平台,探索“法院+协会”双轮驱动解纷模式。近日,台江区法院依托该平台成功化解一起标的额近3亿元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涉案小微企业挽回近2000万元损失。
这起纠纷要从10余年前说起。2013年,某建材公司与某大型国企针对某办公大楼项目施工签订合同。项目已于2016年顺利竣工验收,但由于复杂的分包关系与管理费用,双方在工程款结算上陷入僵局,一拖便是将近十年。
接收案件后,台江区法院法官细致梳理证据,厘清争议焦点。鉴于案件专业性高,且双方对案情本身不存在争议,只针对具体工程款的数额存在争议,法院便决定依托“法筑联调”平台,启动“纠纷评议说理机制”,将案件详情共享至福州市建筑业协会,并协同协会筛选匹配的特邀调解员及建工行业咨询专家参与调解,提升解纷公信力。
调解会上,法官为双方厘清法律框架,特邀调解员及建工行业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围绕管理费、税金、代办扣款、资金占用费扣款、维修费扣款等核心争议点逐一评析,引导当事人形成合理预期。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原被告双方当场就应付款金额达成共识并签订调解协议,成功化解这起纠纷。
“依托‘法筑联调’共治共享平台,案子顺利告结,为我们挽回了近2000万元的损失,这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意义重大。”建材公司负责人说。(记者 阮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