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晚,福州晚报编委、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危砖黄,在第56期古厝大讲堂上作了题为《蔡襄、曾巩在福州》的分享。两位历史文化名人与福州有怎样的缘分?他们给福州留下了什么?50多名市民在讲堂上找到了答案。
古厝大讲堂吸引了许多市民。
危砖黄介绍,福州在宋代迎来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这离不开诸多历史文化名人来到福州任职、讲学、游历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蔡襄、曾巩都是历史文化名人,都是北宋时在福州做过知州的主政者,是北宋福州发展的推动者。虽然他们具体做什么各有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两个共同点:其一,重民生,尚宽仁;其二,重文化,兴教育。他们和其他一些文化名人来到福州任职,共同推动福州在宋代形成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的高峰。
随后,危砖黄以蔡襄、曾巩在福州留下的诗词为引,带领观众领略宋代福州的风貌、风物、风情,了解他们的性情和精神世界。
“危老师的分享让我收获很多。生活在有福之州,有必要了解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我觉得这是福州之福的内核所在。”市民林薇是古厝大讲堂的忠实粉丝,每一期都会带着读小学的女儿来听讲。
大学生林子豪说:“原先我只知道曾巩的《道山亭记》与福州有关,通过危老师的分享才知道他任福州知州有一年多,且留下了不少记录福州风物的诗文。”(记者 管澍 文/摄)
下一篇:仓山晋安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