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祝本淮,始终牢记军人的使命与担当。他脱下军装,却未褪军人本色,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续写着忠诚与担当。无论是面对困难险阻,还是平凡的日常琐事,他都以军人的坚毅和果敢去应对。他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力量为社会贡献一份温暖;在家庭中,他是顶梁柱,用坚韧守护着家人的幸福。祝本淮用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的真谛,将军人的精神深深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成为众人眼中永不褪色的榜样。
从战士到教师 三尺讲台展风
——退役军人祝本淮永葆军人本色续写忠诚担当
祝本淮为学生讲红色故事。(受访者供图)
“时间会流逝,环境会改变,但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要永远扛在肩上!”这是祝本淮的肺腑之言。
任职的学校入选福州市少年军校,学校的机器人社团获省级赛事奖项,本人入选福建省校家社协同育人专委会理事……24日,手持喜人的成绩单,闽清县教师进修校第二附属小学校长祝本淮笑容灿烂,目光坚毅。从军人到教师再到小学校长,迥异的身份,见证了他不变的责任和担当。
1996年,从师范院校毕业的祝本淮,选择闽清县最偏远的山区——下祝乡,在乡里的一所村小学工作。当年12月,他参军入伍,以身报国。1998年夏,时任某部副班长的他与战友在江苏连云港抗洪一线救出3名遇险群众,所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年底,他因工作出色当上了班长。
1999年底,祝本淮光荣退役。立过军功的他本有更多选择,可他选择重新回归教育领域:“我既是一名退役军人,又是一名党员,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之后的10多年间,他一步一个脚印,历任多所完小校长、学区副校长。2015年,闽清县组建成立县教师进修校第二附属小学,祝本淮担任首任校长。
“刚把新学校基础打好,‘尼伯特’台风就给了我们沉重打击。”祝本淮说,2016年,台风“尼伯特”侵袭闽清,地势较低的二附小首当其冲。台风退去后,祝本淮蹚过没膝的淤泥进入学校,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废墟般的景象:大门倒塌,围墙倾倒,刚建成的塑胶跑道也被厚厚的淤泥覆盖。
灾情固然严峻,但曾在抗洪一线奋战过的祝本淮又怎会退缩?他立即召集学校老师、党员志愿者开展灾后自救,同时邀请专家商讨制订重建方案。经过50多个日夜奋战,二附小重获新生。
然而,灾情对校园的破坏远不止于此。二附小外来务工子女多,自然灾害令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祝本淮立即组建帮扶团队,全面摸排学生家庭受灾情况,并进行分类管理,一方面积极上报,争取补助资金,另一方面及时下发救灾款项,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由于组织得当,成绩显著,二附小帮扶项目被闽清县评为最佳帮困扶贫项目。
“我们以‘智信教育’为办学理念,希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向着快乐、智慧、有自信的方向成长。”祝本淮介绍,学校成立了“智信守望家教工作坊”,为特殊孩童量身定制成长环境。
2022年入学的小欣便是其中一员。她的父亲因病去世后母亲改嫁,家庭的变故让小欣性格变得内向。
为了改变小欣的成长环境,祝本淮将她纳入“工作坊”的重点工作对象,他和班主任曹老师分别担任小欣的“爱心爸爸”与“爱心妈妈”。日常生活里,曹老师常常把小欣带到家里,融入自己的家庭,和自己的孩子玩玩具,感受家庭的温暖;祝本淮担当起父亲的角色,经常和小欣谈心,教导她要坚持不懈,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接受挑战。
考虑到孩子家庭困难,学习无人辅导,祝本淮还安排小欣与班上的优秀同学结对子,并推动县民政局、交通局、梅西新村社区等单位利用微心愿平台为孩子送上大礼包。学习上的困难没有了,爷爷奶奶的负担减轻了,小欣的性格也变得日渐开朗自信。
“像小欣这样的孩子,二附小共有20多名,都接受着‘爱心爸妈’的帮扶。”祝本淮介绍。
祝本淮还积极开设“家”“国”特色课程,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定期开展军训和国防教育,形成了二附小的独有模式。学校组建近10年来,先后获得省、市、县颁发80多项荣誉,成为闽清小学的标杆校。(记者 阮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