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点钟课堂”进社区啦!这一举措旨在帮助老年人守好“钱袋子”。在 10 点钟这个特定时间,专业的讲师们走进社区,为老人们带来丰富的金融知识讲座。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各种金融骗局的手法和特点,让老人们提高警惕。同时,还传授如何正确理财、防范风险的方法,让老人们在享受晚年生活的同时,不会因为金融问题而遭受损失。“10 点钟课堂”就像一盏明灯,为老年人照亮了守护财产安全的道路。
多元互动体验亮相“适老”集市。记者 原浩 摄
6月30日上午,鼓楼区大凰山社区热闹非凡。“金融适老 e路守护”2025年“10点钟课堂”金融适老服务在此举办,旨在满足老年人在信息素养、数字技能和金融知识等方面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活动上,主办方向大凰山社区居民赠送《10点钟课堂》手册,向兴银理财志愿者代表颁发“网络文明伙伴”徽章,号召更多人加入爱老助老的队伍中,不断壮大网络文明伙伴队伍,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共享网络文明发展成果。
同时,“10点钟课堂”手册2.0版——《APP常用符号指南》电子手册在现场发布。该手册精心归纳、梳理了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智能化符号,通过简单易懂的语言和直观的图示,展示数字世界“通用语言”,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全面而详细的数字生活指南,传授移动支付、防诈反诈、安心理财相关知识,助力老年人更好地融入网络生活。
在知识分享环节,老人们观看了《远离理财“飞单”陷阱!》短片,对理财风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细致地指导老年人如何防范“康养陷阱”。福州市公安局鼓楼分局刑侦大队民警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帮助老年人分析常见诈骗类型与话术,识别常见的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
“这个活动办得特别好,让我们受益匪浅,我要把这本书带回去好好研究,以后拍照、乘地铁这些都不用麻烦孩子们了。”70岁的戴国进老人说。
一旁的“适老”集市也同样热闹非凡。手机检测、反诈宣传、金融宣传、地铁乘坐科普、手机点餐指导,以及金匮御骨堂与壶山林氏义诊等项目亮相,为老人们提供了多元的互动体验与学习机会。
福州作为全国首批老年友好型城市创建试点,始终将老年人的福祉摆在突出位置,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项为老服务工作。近年来,福州市委网信办依托福州市互联网组织党委,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启动“10点钟课堂”适老公益活动,围绕老年人在网络时代衣食住行、防范诈骗、看病就医等方面所愁所盼,帮助老年人提升数字素养、共享智能时代发展成果。经过4年的实践,“10点钟课堂”逐渐成为市民群众,特别是老年人认可点赞的公益品牌。目前,已储备免费公益课程23类70余节,线下开展120余场活动,惠及1.1万名社区老人。
接下来,市委网信办将持续聚焦老年群体的所需所盼,不断深化拓展“10点钟课堂”内涵,着力打造更多安全、友好、便捷的“适老化”服务场景。
本次活动由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共福州市互联网组织党委、福州日报社、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委网信办、兴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承办。(记者 林晗)
上一篇:马尾区举办迎“七一”主题教育
下一篇:福建今起全面实施药品追溯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