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北山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创始人
2025-06-06 09:05:32
0

罗源北山村正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这里依山傍水,自然生态优美,清新的空气和宁静的氛围让人陶醉。村庄内,古老的建筑与现代元素巧妙融合,既保留了传统的韵味,又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特色农业如蔬菜种植、水果采摘等红红火火,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同时,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们在传统节日中尽情展现自己的风采,让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北山村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引领着周边地区共同迈向美好的未来。


红色文化为魂 绿色生态为底 蓝色产业为翼

罗源北山村: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罗源湾南岸,有一个依山傍海的村庄——罗源县松山镇北山村。这里,红色记忆与蓝色海洋交织,传统农业与新兴产业共荣。北山村这个曾经落后的小渔村,如今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正以崭新的姿态,描绘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壮美画卷。

北山村牡蛎丰收。刘其燚 摄

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宜居环境

北山村是罗源县最大的建制村,也是革命老区基点村,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村里现存红军医院北山分院、红军食堂等革命旧址,它们被打造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北山红军医院纪念馆。刘其燚 摄

除了红色文化,北山村还传承着独特的围垦精神。“20世纪60年代,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北山村与周边四村共同开展了大规模的围垦造田运动。”北山村党委书记于子赤告诉记者,村民们肩挑背扛,在滩涂上筑起堤坝,造出了一片片良田。这里不仅成为北山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村民们团结奋斗精神的象征。

如今行走在北山村,村内道路宽阔整洁,房屋错落有致,处处透着绿意和花色,环境舒适宜人。然而曾经的北山村却是另一番景象。

“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一到雨天都是泥,村民们家里用的水也变得浑浊不堪。”于子赤说,为改善北山村的人居环境,北山村近年来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铺设了自来水管道,拓宽道路,对防洪渠进行提升改造,并建设污水处理站,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修建北山村公园。

2023年底,村里建起了长者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的吃饭难题,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场所,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现在村里的变化真是翻天覆地,路好走了,景色美了,平常还能在长者食堂吃饭,便宜又省心。老人们在这聊聊天打打牌,日子过得可舒坦了。”村民于贤章高兴地说。

北山村红树林。郭栋 摄

打造生态景观 发展旅游经济

位于北山村西北部的北山湾红树林湿地公园,是福州地区最大的一片人工红树林保护区。沿着栈道漫步,两侧是郁郁葱葱的红树林,远处是海天一色的美景,让人心旷神怡。

“这里曾是一片荒滩,原有的红树林遭遇繁殖能力极强的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入侵,消失近40年。直到2011年,在省市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开始在这里种植红树林新品种,到现在已经超过500多亩。”于子赤告诉记者,每年秋冬季节,大量候鸟在此栖息觅食,成为一道独特的生态景观,吸引不少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北山村也以此为契机,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欣赏红树林美景,村里修建了红树林栈道、人工沙滩、堤坝步道等旅游设施。“我们特意带孩子来看看这里的红树林,带她认识各种鸟类,感觉很有意义。”在红树林栈道上,游客陈女士告诉记者。

北山村樱花园内,游客身穿汉服拍照。刘其燚 摄

每年春节前后,北山村的樱花园成为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北山村樱花园占地600多亩,共有3万多株樱花树。在最佳观赏期,一丛丛樱花竞相绽放,吸引八方游客前来观赏。“每到樱花盛开的时候,游客们就来了。我们在附近卖些小吃、纪念品,一天能挣不少钱。”村民于大姐抓住樱花带来的商机,增加了家庭收入。

随着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北山村的旅游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村里建设了游客中心、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如今的北山村,已成为福州周边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次。

村民在北山村公园运动休闲。刘其燚 摄

产业多元发展科技助力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北山村立足村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业发展道路,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北山村“80后”党员于国胤是一名返乡创业大学生。2016年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在北山村成立了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和养殖,逐渐建成了稻鱼生态种养示范基地。

去年,北山湾农业专业合作社在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再生稻种植,头季稻产量超过620公斤,再生季稻亩产接近350公斤。“为了提升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我们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成立了罗源特种稻科技小院。”于国胤告诉记者,今年罗源特种稻科技小院入选“福建省科技小院”。

由于红树林的大面积种植,北山村周边海水质量日益改善。在此基础上,北山村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开展北美对虾、海蛎、花蛤、蛏苗等海水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村现有80多个海蛎养殖户,村里养殖的海蛎又大又鲜,深受消费者喜爱。”北山村海蛎养殖户于子日说。

此外,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海马专业养殖企业——福建省蓝粮渔业有限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北山村设立了二期蓝牧海马(北山)养殖场,于去年1月正式投产,存栏量达1000万尾。这使得北山村养殖业品类更加丰富多元,同时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随着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的发展,北山村村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去年,北山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60多万元。“现在村子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村民于孙朋说。

如今的北山村,正以红色文化为魂、绿色生态为底、蓝色产业为翼,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未来,北山村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打造产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样板。

北山村俯瞰。游永健 摄

交通小贴士

驾车从福州市区出发,走绕城高速公路,经浦口枢纽,转入甬莞高速公路及丹东线,前往北山村。全程约80公里。(记者 刘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滨海快线人防工程通过验收 12日,福州至长乐机场城际铁路工程(滨海快线)档案顺利取得档案审查意见书,标志着滨海快线工程档案移交...
鼓楼“一线处置”有速度有温度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鼓楼“一线处置”有速度有温度 “鼓东路101号附近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溢,附近...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周六走进林则... 福州晚报写作训练营周六走进林则徐纪念馆(禁毒展馆)等 寻林公足迹 禁毒从我做起 今年是民族英雄、...
“法筑联调”解陈年纠纷 为涉案... 回应建筑工程领域司法需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今年5月,台江区法院与市建筑业协会携手构建“法筑联调”...
请托“捞人”被骗,能否追回钱款... “找关系”为涉嫌犯罪的亲属办理取保候审,结果事没办成,花出去的请托款还打了水漂。近日,福州市仓山法院...
政策解读丨《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 2025年6月12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第6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百人剧组走街串巷,电影《嵩口... 百人剧组走街串巷,电影《嵩口镇》永泰热拍—— 解码乡村振兴的“嵩口模式” 蜿蜒古朴的鹤形路上,游...
联通乡村振兴服务站在闽清塔庄揭... 深挖数字潜力 共享数字红利联通乡村振兴服务站在闽清塔庄揭牌近日,闽清县塔庄镇数智赋能乡村振兴战略合作...
仓山晋安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为切实关爱高温下坚守岗位的新就业群体,传递城市温度,15日上午,仓山区委社会工作部、仓山区新时代文明...
第56期古厝大讲堂举行 蔡襄曾... 15日晚,福州晚报编委、福州市政协文史研究员危砖黄,在第56期古厝大讲堂上作了题为《蔡襄、曾巩在福州...
福州出台若干措施促进生产性服务... 支持福州机场打造国际枢纽机场到2027年航空客运量全年突破2000万人次,培育壮大创新群体,到202...
第四届福州茶交会9月5日登场 ... 第四届福州茶叶交易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第五届福州茉莉花茶文化节同期举行。据了...
福建36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公布 近日,福建 36 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正式公布。此次年检旨在全面评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师资队伍、教学...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搜救仍在继续 ...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的搜救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周边近千居...
1120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 1120 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用于推动一系列重要项目和民生事业的发展。这笔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洒向...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40℃,立秋后依旧炎热。立秋本应带来秋意渐浓,然而这些地区却仿佛被高...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这些集体和...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获全国荣誉。这些集体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如在科技...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簪》在福建福州,那三条簪如璀璨明珠般闪耀。其一,精致的簪身蕴含着千年...
福州这些“夜玩点” 让你告别“... 福州的“夜玩点”丰富多样,让你轻松告别“空调瘫”。三坊七巷在夜晚灯火辉煌,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着迷人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