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女子因骗取亲友 234 万元被提起公诉。该女子利用借贷式“杀熟”骗局,以各种虚假理由向亲友借款,起初或许以些许甜头获取信任,而后便如狼似虎地骗取巨额钱财。检察官提醒,这种“杀熟”行为极为隐蔽且危险,亲友间的信任往往被轻易利用。在生活中,大家应保持警惕,不要被看似熟悉的面孔和虚假的承诺所迷惑,尤其是涉及大额钱财时,务必仔细核实对方的真实情况和借款用途,避免陷入此类骗局,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
女子李某在10个月内通过借贷式诈骗手段,从7名亲友处骗取234万余元。近日,闽清检察院对李某涉嫌诈骗案提起公诉。
去年2月至12月,李某先是虚构投资化妆品及美容仪机器项目,以借款并允诺支付高额利息为诱饵,骗取亲友刘某仙、刘某、钱某超百万元资金;接着,李某使用微信小号,虚构“曾某”“郑某某”等人员,以高额利息为噱头借款,让沈某、刘某华、李某等人落入陷阱;李某还以本人名义或假冒他人名义,从俞某处骗得27万余元。短短10个月,李某骗得234万余元巨款。
今年1月,李某被民警抓获归案。近日,闽清检察院对李某以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借贷式诈骗是“杀熟”式犯罪的高发类型,不法分子常利用亲友信任虚构投资、周转等事由骗取钱财。面对熟人的大额借款请求,务必核实借款人的资金真实用途、借款人的经济生活状况及借款人背景真实性等,对异常借款要保持警惕,切勿因顾及情面而放松防范。若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固定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并报警。(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卞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