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法院庭前调解工作成效显著,积极促纠纷实质性化解。在每一个案件进入正式庭审之前,法官们便开启了细致入微的调解之旅。他们耐心倾听双方当事人的诉求与苦衷,犹如温暖的阳光照亮当事人心中的阴霾。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娴熟的调解技巧,巧妙地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寻找利益平衡点。通过多次面对面的沟通与协商,不少原本剑拔弩张的纠纷逐渐消融,以和解的方式得以解决,为当事人节省了时间与精力,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彰显了司法的温情与智慧。
近日,闽清法院成功调解了一起无证驾驶二轮摩托车引发的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去年12月8日,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的刘某驾驶二轮摩托车,在闽清县某交叉路口碰撞正在人行横道上行走的苏某,导致苏某受伤。该起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刘某负事故全部责任,苏某无责任。
之后,苏某因赔偿问题将刘某诉至闽清法院。案件进入诉讼程序后,苏某申请了伤情鉴定。
闽清法院承办法官深知简单的判决或许能结案,却难以真正化解双方的矛盾。为促进纠纷实质性解决,法官决定组织双方进行庭前调解。
法官通过背对背沟通方式,分别了解刘某的经济状况、履行能力及苏某的调解意愿,向双方释明可能存在的鉴定风险、诉讼风险、后续执行风险,并为双方制定合理的可供执行的调解方案。
最终在法官的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除已垫付金额外,刘某再向苏某支付2.5万元赔偿款。达成协议后,刘某当场履行了赔偿义务,苏某也随即撤回鉴定申请。(记者 林春长 通讯员 范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