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江,一场别开生面的“两岸学子敬状元”文化活动热烈举行。活动现场,两岸学子齐聚一堂,怀着崇敬之情,向象征着才华与荣耀的状元像行礼。他们身着传统服饰,身姿挺拔,眼神中透露出对文化的敬仰。通过这一活动,两岸学子近距离感受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情谊。在庄重的氛围中,传承的火种悄然点燃,让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相辉映,为两岸文化交流搭建起一座坚实的桥梁,也让状元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台江举办“两岸学子敬状元”文化活动
重温状元文化 感受非遗匠心
“学子丹心·连枝共建”台江区第七届“两岸学子敬状元”文化活动,10日在台江区下杭路广场拉开帷幕。近百名两岸学子共同体验了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陈文龙信仰的民俗特色,共同感悟陈文龙文化中勤学奋进、爱国为民的精神文化内涵。
活动由台江区人民政府和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指导,台江区委宣传部、台江区委组织部、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台江区旅游事业发展中心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两岸文化交流,充实“非遗一条街”建设的文化内涵,为两岸学子搭建实地体验福州非遗,进一步凝聚共识、共画最美同心圆的文化交流平台。
重温状元文化
传承先辈智慧
本次活动为期5天,以“五大篇章·三场联动”架构展开,通过“钟鸣启礼—茗香三敬—锣喧启程—非遗承韵—云端破圈”的活动脉络,构建陈文龙文化从历史唤醒到当代传承的完整叙事链。
佾舞表演《丹心赋》重现了南宋忠烈的浩然正气;原创情景剧《忠义文龙》再现了状元公的铁血丹心;歌曲《惟有丹衷天地知》让人感受到陈文龙忠贞不渝、以身报国的情怀……台江区文化馆深入挖掘在地文化内涵,为观众献上了一场雅俗共赏的文化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当天两岸青年人才合作演唱了原创主题歌曲《台江故事》,引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
文艺表演结束后,两岸学子在司仪的引导下走过三通桥,手掌轻触桥头高悬的粽子,有序来到陈文龙尚书庙,欣赏百年洪家茶茶道表演。随后,学子们接过状元茶,向状元公三献礼以示尊敬。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感受了状元文化的深厚底蕴,自己要传承先辈智慧,以更加积极的心态迎接人生的挑战。
陈文龙36岁时状元及第,是南宋名臣、儒将和民族英雄。在福州台江曾有一条尚书庙道,直通坞尾尚书庙,庙中供奉着水部尚书陈文龙。尚书庙附近住着一户洪姓人家,洪家洪天赏受到陈文龙忠义精神感召,每年在陈文龙的诞辰日及殉国纪念日都会组织学子们到坞尾尚书庙祭拜。
2019年起,台江区文化馆顺应时代需求,系统性复原仪式规程,将原先祭拜的“三敬表心”仪式变成集合非遗代表性项目展示、民俗展示、情景剧表演、非遗研学体验的“两岸学子敬状元”沉浸式民俗文化活动,实现了技艺与精神的双重传承。
感受非遗匠心
铺展民俗画卷
两岸学子还沉浸式感受了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共鸣,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重逢。
学子们放飞象征梦想和祝福的气球。
当天下午,两岸学子从龙岭顶出发,一路经过关帝庙、三眼古井等,最终登至大庙山山顶。跨过登高石,大家放飞象征着梦想和祝福的气球。
欣赏着上下杭沿途的风景,两岸学子交流着学习心得,队伍中不时传来欢笑声。
肉燕、鱼丸、光泽擂茶……当天,台江风味与光泽美食在上下杭激情碰撞,各类摊位让人目不暇接,一幅充满民俗风情的画卷铺展开来。
除了有口福,学子们还大饱耳福、眼福。行走至苍霞人家生活馆,蕴含时代特色的十番音乐和民族管弦乐佳作奏响,瞬间引起大家的好奇,这正是福州人心中的“非遗交响乐”——茶亭十番音乐。
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同样惊艳了众人。两岸学子在传承人的带领下共制香茗,在氤氲茶香中品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岸学子敬状元”民俗活动是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陈文龙信仰和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的创新性融合,已成为台江区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名片,每年都能吸引海内外学子的关注。
近年来,台江区聚焦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依托上下杭历史文化资源,融合不同地域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造“非遗一条街”,对促进台江文旅经济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非遗焕新,生生不息。未来,台江区将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非遗赋能、创新发展,让非遗传承与发展之路行稳致远。(记者 林舒颖/文 叶诚/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