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建平村,正以文化赋能开启产城融合的崭新篇章,宛如一幅美丽乡村的长卷在徐徐展开。这里,文化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传统与现代交织,孕育出独特的魅力。古老的建筑在岁月中沉淀,却焕发出新的生机,与现代的产业园区相得益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村民们在其中找到归属感与自豪感,而产业的蓬勃发展又为村庄带来了新的活力与机遇。建平村,以文化为笔,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长卷,成为了福州高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木根雕艺术品远销海内外
龙舟竞渡三连冠战绩闻名全国
闽越文化底蕴深厚……
福州高新区建平村
坐落于橘园洲头,前临乌龙江碧波,背倚翠旗名山,这座山水之城,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崭新篇章。
高新区建平村村域总面积达5105余亩,下辖董屿、后山、下洲、董屿港4个自然村,现村人口约4300多人,主要姓氏有吴、陈等。村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荟萃,产城融合,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一座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村庄正悄然崛起。
木根雕之乡:曾经享誉全国的
木根雕一条街
关于木根雕,业界曾有着这样一句话:“中国根雕看福建,福建根雕看福州。”而福州根雕的核心便藏于上街镇建平村,曾经建平村的大街小巷,密密麻麻分布着木根雕商铺,几乎家家户户都投身木根雕行业。
建平村党委副书记陈晨向记者介绍:“1998年到2008年这十年间,是建平村木根雕产业的鼎盛黄金期,村里根雕厂家近千家,从业人员高达3万人。”即便在木根雕产业调整后,这里仍保留着深厚的艺术底蕴,本村村民中仍有4位省级木根雕工艺美术大师,20多位市级木根雕工艺美术大师。
建平村的木根雕技艺传承自福州木雕。福州木雕兴盛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了象园、大坂、雁塔三种流派,与浙江的东阳、广东的潮州并列为中国木雕三大产区。
据《闽侯县志》记载,1975年后上街、南屿晓岐等地就纷纷开始创办木雕工艺厂,产品题材丰富多样,涵盖古典人文、民间传说等不下50余种。至2013年,上街根雕产品占据全国80%的市场份额,远销海内外,交易额高达近30亿元。同年,经中国根艺美术学会评审,闽侯县荣膺“中国根艺之乡”称号。
闽越文化遗存:高新区境内
的闽越王无诸信仰
△建平村不可移动文物点汉闽越王庙
建平村后山自然村内,一座清代的闽越王庙静静矗立。该建筑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坐西向东,歇山顶,穿斗式木构架,内含戏台、看楼、过亭、大王殿及大恩阁等木构建筑,四周环绕风火墙。大王殿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戏台古朴典雅,装饰着二十四孝等传统壁画,藻井木构工艺精湛。
这是高新区境内鲜有的单独奉祀汉闽越王无诸的庙宇,现为区级不可移动文物点。庙宇的存在,印证了闽越文化对民间信仰的深远影响,对研究汉闽越文化和民间信仰,具有极高的参考研究价值。
△庙宇内精美的戏台围屏
闽越国的故事需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越国被楚国所灭,越王勾践的后裔南下福建,与当地的七闽人融合,建立闽越国。据《史记•东越世家》《东越列传》记载,无疆被楚国灭亡后,七世至邹无诸,他自立为闽越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福建为闽中郡,秦末天下大乱,闽越王无诸率众参与反秦战争。秦朝灭亡后,他助力刘邦击败项羽,被重新册封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相关资料显示,无诸所创建的“东冶”即闽越国都位于福州地区屏山一带。
自此,福建开启了有历史记载的社会发展新篇章。闽越王国始封于汉高地五年(公元前202年),灭亡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虽然仅存世92年,但其创造的闽越文化,成为两千多年前福建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闽越时期城邑建筑大量涌现,先进铁农具广泛应用,农业生产大步迈进,手工业蓬勃发展,文字也得以推广普及,对福建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建平村老人会陈会长向记者介绍闽越王无诸
体育荣耀:中华龙舟赛的
全国三连冠
△ 邹家骅 摄
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福州水网密布、内河交错,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福州地方志》(下册)记载:“福州龙舟竞渡,台江、西湖皆有之,而苏岐特盛。”此处的“苏岐”,即指高新区境内的苏岐江。
近年来,凭借悠久深厚的龙舟文化历史底蕴,福州吸引众多顶级赛事纷纷落地,中华龙舟大赛就曾多次在此举办。建平龙舟队2018年成立后,凭借刻苦训练与家门口的轮船港滨水公园优质环境,于2019年后连续三年蝉联中华龙舟大赛福州站冠军。
△高新建平队实现三连冠 包华/摄
建平村党委副书记陈晨介绍:“建平龙舟队能取得优异成绩,离不开队员们的刻苦训练,也得益于村里轮船港公园优质的训练环境。过去河道淤积,我们只能前往较远的水港训练和比赛,轮船港滨水公园建成后,队员们在家门口就能训练,这里也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昔日的河道淤积之地,经生态治理蜕变为滨水公园,不仅为龙舟队提供训练场地,更成为村民休闲生活的核心空间。水清岸绿、生态宜居,这一变迁,也映射出建平村从传统村落向宜居新城的转型。
△轮船港滨水公园
宜居宜业:生态提升与
产城融合新貌
如今的建平村内聚集着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州一中等多所名校,被誉为高新区境内“智力”最高的村庄。近年来,随着福州一流大学城、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的建设,建平村全域融入城市发展快车道。文化产业在此生根发芽,百姓安居乐业,建平村先后荣获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是高新区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乡村蝶变的缩影。
从木根雕匠人的刻刀到龙舟竞渡的鼓点,从闽越文化的传承到高校书声琅琅,建平村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基、产业为脉,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绘就了传统与现代共生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