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治违工作展现出了强大的力度与温暖的温度。在治违行动中,力度方面,执法人员坚决果断,对各类违法建设毫不留情,严格依法拆除,以铁腕手段维护城市的秩序和规划。而温度则体现在,对于一些因历史原因或特殊情况导致的违法建设,执法部门不是简单一拆了之,而是耐心倾听群众诉求,积极协调解决问题,在拆除违法建筑的同时,也为群众考虑后续的生活安排和合理需求,让治违工作既严格又充满人文关怀,赢得了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提升群众满意度
福州治违有力度更有温度
福清渔溪镇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理审批建房业务。
按照福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福州市治违部门始终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两违”治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源头管控、科技赋能、疏堵结合等方式,积极回应群众诉求,走出一条力度、速度与温度并重的“两违”治理之路,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
治理理念显温度
群众利益无小事。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不仅破坏城市规划和建设秩序,更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市治违部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密切关注群众关心热点,协调联动市级相关部门共同解决“两违”问题,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及时回应热点诉求。
市城管委注重对群众诉求问题的分析,推动涉及“两违”诉求问题妥善解决。一方面对各县(市)区涉及“两违”问题的12345诉求办理情况进行每周分析,帮助查找阶段性“两违”问题多发区域、问题类型;另一方面将诉求分析纳入党组会研究议题,按照“四个不放过”原则,即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不放过、堵塞消防通道的不放过、新增和现行的不放过、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放过,指导属地完善对策措施,不断提升“两违”综合治理水平。
为避免违建问题“一刀切”,推动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补办审批手续,今年初以来,福州已有10宗公建项目、3宗个建项目补办了用地、建设审批手续。
晋安区整治拆除楼顶违建。
部门联动聚合力
源头管控显成效
在整治过程中,市城管委注重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凝聚治违合力,推动整治行动高效开展。
市资规局聚焦群众关心的耕地保护领域,牵头开展全市集中整治违法占用永久基本农田问题攻坚行动,严守耕地红线。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耕地保护政策法规,让群众了解用地审批流程与标准,并主动为有合理用地需求的群众与企业提供服务指导。同时坚持举一反三,找准“源头管控不到位”这一关键问题,在全市积极开展数字化动态巡田工作,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的监管体系,有力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耕地保护问题。
市农业农村局会同市资规局、市住建局,共同推进农村宅基地和建房审批难等问题整治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24年,市农业农村局结合“清理违法建设不力,监管工作不到位”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宅基地审批工作的监督、指导和管理。市级通过印发相关宅基地政策汇编强化宣传、开展宅基地培训、保障村民建设用地需求、完善宅基地相关制度、强化调研指导等举措,宅基地审批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今年初以来,全市共批准宅基地928宗,面积143.7亩。
水利、生态环境、林业、交通等部门则分别依职责查处河道管理范围、水源保护区范围、林地及违反公路法律法规的违法建筑。
鼓楼区利用无人机加强违建巡查。
空中城管强巡检
立体防控全覆盖
市城管委按照市委市政府治违工作要求,推动各县(市)区加强巡查发现能力。鼓楼区积极探索“两违”智慧化监管体系,构建空中城管立体防控网络。通过卫片航拍形成航拍图,清晰掌握城市高处建筑情况;依托高空探头对可视区域巡回检视,及时发现楼顶建筑材料堆积、篷布遮盖等涉及新增违建的线索;利用无人机深入辖区各个角落,对疑似违建进行细致观察,捕捉传统人工巡查难以发现的违建行为。
目前,鼓楼区各街镇基本实现无人机配备,大大提高了巡查效率和准确性,助力辖区图斑核查、楼顶违建排查和处置工作。通过卫星航拍、高空探头和无人机的联合应用,鼓楼区构建了一张立体化的违建监管网络,让违建行为无所遁形。
晋安区城综局依托无人机巡航重点区域、基层网格员日常巡查、执法车巡查的立体化监管体系,识别违建苗头,实现“早发现、早报告、快处置”。同时,该局通过普法宣讲进社区、村(居)以及以案释法等宣传方式,持续提升群众守法意识,维护城市规划建设秩序,改善辖区人居环境。
疏堵结合解难题
柔性执法暖民心
台江区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群众难题。针对群众合理需求,提高办事效率,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坚决遏制新增“两违”,建立健全巡查防控机制,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对新增“两违”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例如,达道路华兴广场有单元房因违法建设被限制产权,执法人员多次深入现场与违建当事人沟通,最终当事人主动配合拆除工作,自付拆除费用,拆除违建面积约46平方米。
马尾区在“两违”治理中注重柔性沟通,实行“登记分类、及时核查、依法处置、按时反馈”的闭环管理。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采取“暖心劝说+依法拆除”的执法模式,促使违建当事人自行整改或配合执法部门拆除,成功化解潜在邻里纠纷及对抗情绪。今年初以来,马尾区违建当事人自行整改违建10宗,面积达656平方米。例如,在琅岐镇桉树大道旁大棚占用耕地及硬化地面问题的处置中,执法人员多次上门打乡情牌、亲情牌进行劝说,促使当事人自行拆除违法构筑物20平方米,并同步开展复耕工作。
长乐区坚持疏堵结合,加强源头管控,建立健全土地巡查制度,加强对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的动态监管;同时积极拓宽疏导渠道,为群众提供合法的建设途径和解决方案。针对部分群众因住房困难、生产生活需要等原因导致的违建行为,长乐区合理规划建设安置小区、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群众基本居住需求,并积极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进行建设,为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提供便捷的审批服务。
数字监管提效能
长效机制护民生
福清市自去年农村建房审批监管平台上线运行以来,实现了农村建房全流程线上监管,对农村建房进行实时监测,有效杜绝未批先建、超面积建设等违规行为。相关数据显示,该平台运行后,群众建房审批合规率提升至98%。同时,平台建立了建房档案数据库,为后续监管和执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其中,福清渔溪镇积极完善便民服务举措,在镇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农村建房审批专窗,开通“绿色通道”,依托“玉融微村财”平台,实现申请、受理、审核、反馈全流程线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探索创新“两违”治理工作方法,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建立健全常态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城市管理与民生改善“双赢”。(记者 赵铮艳/文 市城管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