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检察院,宛如一座智慧的灯塔。心中有“数”,它凭借精准的数据洞察,犹如拥有一双敏锐的慧眼,能清晰捕捉司法领域的每一个细微变化,为公正司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智”理有方,其运用先进的智慧理念和技术手段,构建起高效的检察工作体系。从案件办理到法律监督,从司法改革到服务群众,都彰显出智慧的力量。这里的检察官们以数为基,以智为翼,在法治的天空中展翅翱翔,书写着公正与担当的精彩篇章,成为法治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奇台县检察院考察团参观了解鼓楼区检察院智慧履职数字平台。
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鼓楼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智慧履职数字平台”和“检小助”系统参展亮相。
这两项应用是鼓楼区检察院数字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鼓楼区检察院立足鼓楼区作为“数字中国”思想源头和实践起点的独特优势,推动数字检察战略迈入集成融合、实战实效的新境界,有力助推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鼓楼区检察院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应用成效走在全省前列,多项数字检察产品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并获评全国先进荣誉。
“检小助”系统在鼓楼区检察院工作中得以运用。
坚持实效导向
拓宽监督模型应用
“最近刚处理了一起行政处罚案件,有人持假证从事特种作业。”日前,在鼓楼区检察院会同行政主管单位召开的共同推进安全生产领域工作座谈会上,主管单位工作人员的一句话引起了检察官的注意。
切割作业、高空作业等特种作业的专业性强、危险系数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重大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专业操作认证才可以上岗。对此,鼓楼区检察院立即开展虚假特种作业操作证专项监督工作,依托与行政管理部门的衔接机制,调取辖区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信息,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开展后台数据比对,发现3条假证线索并精准定位到具体建筑工地。目前相关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区检察院还督促行政主管单位作出行政处罚。
鼓楼区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实现数据监督模型各业务条线应用全覆盖,在全国模型应用优胜院排名中位列全省第一。其中,借力大数据,开展空壳公司、终本执行、校园保安员资质审查等监督模型应用,发现相关问题线索300余条,促成相关主管单位全面整改问题并健全管理机制堵塞漏洞。
鼓楼区检察院自主研发履职智能助手“检小助”。
聚焦高效管理
深化数字科技应用
快速生成数据图谱、高效构建事件脉络、清晰展示证据链条……日前,鼓楼区检察院通过引入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识别、大语言模型、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履职智能助手“检小助”。
“检小助”构建了从素材检索提取到应用文案生成,从案卷解析论证到法律文书生成的全流程智能化履职“新范式”。智能阅卷模块实现了识别阅卷、要素提取、分类归档、证据初审及智能摘要等工作,集成的大语言模型将碎片化案件信息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图谱,并精确标注或提取证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按照预设的检察官办案思维路径进行法律推演并导出参考意见。“检小助”还能自动生成法律文书初稿,交由检察官复核审改。智能文案功能模块还可以快速生成综合文稿、展示课件等初稿。
“实践数据显示,系统助力检察官使百册案卷复杂案件办理周期从数月缩短至1个月以内,文书生成精准度和效率均提升80%以上。”鼓楼区检察院信息办负责人表示。
此外,鼓楼区检察院还自主研发刑事检察智能辅助平台,打破部门间业务数据屏障,建立了内部大数据池,通过灵活设定标识、开展精准检索、精准梳理特定犯罪发案特点等信息,绘制了辖区综治地图,并联合主管单位、街道社区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实现超市盗窃等高发案件量同比下降30%。
着眼长效支撑
创新智慧履职赋能
“这个数字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功能强大,其中工作汇报展示模式让我印象深刻,每个部门都可以在展厅上进行数字化布展,对外既能展现工作、对内又可复盘工作,是实现工作科学管理的好工具。”这是最近新疆奇台县检察院考察团在鼓楼区检察院参观时的感受。
鼓楼区检察院融合应用前沿数字科技,创新打造了智慧履职数字平台,现有自主知识产权15项、全国团体标准2项,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方案”“创新案例”,3次亮相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平台系统支持传统展厅轻量化改造升级为数字化管理平台,并融合AI与数字孪生技术。依托“一个物理空间支持成百上千种主题展览”的功能,只要轻轻触摸,平台就可以在智慧党建、工作汇报、法治宣教、履职印记等应用场景自如切换并自定义编辑。2024年6月启用以来,平台完成50个主题布展,开展工作盘点及考察交流200余次,访客超千人。它不仅是鼓楼检察的“数字会客厅”,更成为检察系统瞩目的“管理创新范例”。
站在数字时代的潮头,鼓楼区检察院将以“科技强检”为帆,以“守护正义”为舵,促进检察履职更加公正、检察管理更加科学、检察服务更加精准,努力形成新时代法律监督工作的新自觉,切实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更好地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
(记者 张铁国 通讯员 夏晓莉 欧志彬 图片由鼓楼区检察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