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的明代“样品房”中蕴含着深厚的闽台情。这座建筑仿佛是时光的使者,见证了闽台两地历史的交融。从精美的木雕到独特的建筑风格,都能感受到台湾传统建筑元素的影子。闽台同根同源,在这座“样品房”中得以体现,那细腻的工艺仿佛诉说着两岸人民一脉相承的情感。它像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让人们在历史的脉络中感知闽台情的紧密相连,也让这份情感在岁月的流转中愈发醇厚,成为两地文化交流的珍贵见证。
4月14日,东南卫视《艾在归途》第八集《情到深处水转西》随记者到福州高新区阅览历史文化图鉴,感受两岸同胞情深。
青年集聚、创客遍地、科技新城……提到福州高新区,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未来”一词——但这里不仅拥抱未来,还蕴藏着深秀的历史,交汇着两岸同胞的血脉情深。
水西林,因旗山之锦溪由此流过,在村前受堤坝阻挡,水向西倒流,且整个村只居住林氏一姓,得名“水西林”。
明朝时期,出生在水西林的林春泽,官至贵州程藩府太守,因历经六朝,被称为“六朝大老”。林春泽和他的后裔在此先后兴建28栋大宅第,聚拢成片,于是就有了这片被誉为福州地区明代建筑“样品房”的古老街区。
水西林有的不仅是气派的建筑群,更是深厚的文蕴。从北宋到清末,林氏家族至少出了57名进士,诞生“三世重宴琼林”“父子孙孙世进士”等科举佳话。
明清时期,福州文人墨客以“北屿水西林,天下无处寻”来赞誉水西林人才辈出。
如今,水西林在福州高新区匠人的手中重现昔日风华,成为了福州新晋的观光胜地。
“我们遵循文化先行、旅游带动、文旅商融合的发展思路,把水西林街区打造成为集中进士文化、长寿文化、古建文化和宗族文化的活态展示地。”福州高新区文旅局分管领导连昊介绍。
越显钟灵毓秀的水西林,在2024年11月迎来了自海峡对岸归来的族人:台湾知名放射诊断科医师林永健。
多年前,林永健父母从锦溪出发前往台湾,而后在台湾生下了他。
而后,时代的风起云涌,造成林永健父母无法归乡的遗憾。这次,林永健是带着父母的惦念回来的。旗山、锦溪、祖屋前的一片鱼腥草……林永健逐一打量,细细重温父母在世时念念不忘的家乡种种。
“我的一颗心回来了,我的心回来了。”摘下一叶鱼腥草,林永健笑得心满意足。
古稀之年,本可以游山乐水潇潇洒洒,林永健却选择继续发光发热、接下福建中医药大学的邀约,开课传授自己的中医学及放射诊断心得。
“这是我的家乡,我没有光宗耀祖,但为家乡服务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林永健对福建省政协委员、《海峡新干线》主持人、资深驻台记者艾珂竹说。
福州这片明代“样品房”藏着多少文化宝藏?回乡谒祖,又是什么样的“仪式感”,令林永健欣喜不已、直呼“独一无二”?
东南卫视4月14日21:15《艾在归途》,第八集《情到深处水转西》,随艾珂竹到福州高新区阅览历史文化图鉴,感受两岸同胞情深。
上一篇:新洲安置房项目建设火力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