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市场注册制改革准备工作稳步推进,证监会相关监管规则和交易所、协会相关自律规则陆续发布。为推动各项监管政策和配套规则及时落实,加强投资银行业务能力培训,在中国证监会发行部、机构部指导下,中国证券业协会于2021年12月16日-17日举办了注册制下提高投资银行执业能力首期培训班(监管政策解读专题)。中国证券业协会会长安、中国证监会发行部副主任李、范、中国证监会机构部副主任任少雄出席开班,宣讲注册制改革。本次培训共有来自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153名高管、投行部门负责人、质量控制核心负责人参加。深圳证监局、深交所相关人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培训。期间,督导单位负责人与学生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听取了行业对进一步完善规则、完善机制、深化改革的意见和建议。
本次培训围绕《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监管要求、优化发行定价规则、提高招股说明书信息披露质量等自律规则,督促中介机构认真履职,更好发挥“把关人”作用,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积极为全市场稳步推进注册制改革创造条件。培训中,证监会机构部、发行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对《指导意见》、《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监管规定》进行了逐一解读和讲解。中国证券业协会从发挥自律规则和业务规范引领作用的角度,介绍了《证券公司保荐业务规则》101《注册制下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承销规范》的起草思路和主要内容,以及注册制下辅导验收题库建设和股票承销违规案例。从深交所一线监管的角度,介绍了创业板IPO审核的概念和常见问题,重点阐述了信息披露、财务真实性、执业质量等现场监管要点。北交所介绍了其上市规则体系、上市条件、审计程序、保荐承销制度和审计关注事项。深圳证监局根据辖区监管实践,介绍了辅导监管的要求和常见问题。
安在宣讲注册制改革时表示,注册制是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机制,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是推动创新驱动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动力机制。中介机构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注册制的内涵和实质,自觉提高政治地位,努力提高业务能力,强化责任担当,做资本市场的“守门人”。注册制是由发行审核机制、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约束机制三位一体的体系。它是由发行人、投资者、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之间的责任分工、分权制衡形成的生态。中介机构的责任是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一环,对投资银行的能力、责任和组织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举办培训班,提高注册制下投资银行的能力,是为促进中介机构的责任奠定坚实的基础。
自律是保持市场活力和韧性的重要支柱。进一步的自律将为行政机关退一步创造条件,自律将有更灵活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