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业第一阶段(农业1.0) 平稳发展至2-3年以后】
根据我在前文的想象和推测,按照规模化种植,经过2-3年的平稳运行:合作社有了一定的发展积蓄,村集体也获得了相应的集体经济回报,村民对合作社更加认可和信服。当天时、地利、人和都被占满的时候,我们的眼光要放长远。要实现农民的愿望,就要用农民有限的土地创造更大的价值,为农民获取更多的红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业2.0时代。
【第二阶段(农业2.0)】发展 经济农作物,带动村民劳作搞创收
经过2-3年的经营,慢慢的我们有了一套自己成熟的灌溉和应用工艺,慢慢的丰富了自己的产业,而不是把种植传统作物作为单一的低收益项目。我们可以从500/1000亩的总承包种植面积中划出20亩来建大棚大鹏种植一些价值较高的经济农产品,比如立体种植,如图:
qvj 2 LQ 49k 0/71ce 742 e 33 b 6483 da 71d 69d 11 CB 16892 '>
qvj 2 LQ 49k 0/e1b 899787 FD 44 c 84 a 7 b 0 EB 00 f 082 a 537 '>
qvj2lq 49k 0/5abf 2049979944718872902156d 518 fc '>
qvj 2 LQ 49k 0/84c 985 c 9 D3 c 74495 a5f 21 abbb 3c CB 4c '>
正在加载视频.
(附:本视频转自“傅老师种植队农场”。可以直接在头条搜索名字进行更多的学习和参考,对傅老师的慷慨分享表示敬意。)
先在小范围内探索,总结经验,相对成功后再慢慢扩大高经济作物的规模。在此,根据边肖的拙见,应根据方圆5公里至10公里半径的人口基数和乡镇超市数量,合理规划温室建设。不然销量会是个大问题。一定要多方调查方圆10公里范围内的种植情况,摸清竞争对手,不要因为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滞销造成经济损失。
人们都说山东省是我们国家的菜篮子,那么我们假设一下:有没有可能把你的合作社变成你们乡镇的菜篮子?相比山东需要跨省配送的蔬菜种植和物流成本,我们直接在本地生产销售,形成了区域内的生态循环。我们的种植本身不仅没有销售的烦恼,也不用担心运输配送成本和风险。我们能
以低于国外美食的价格占领市场(因为我们没有运输成本)。这样我们合作社的收入是不是更多元化了?收益会相对更高,农民受益更多,才能真正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
如果你不知道我写这篇文章的依据,那么你可以直接点击下面的链接,逐条通读我的文章,那么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理有据:
[相关文章]
进军农业的设想(一)
进军农业的想象计划(一)续
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