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春,这本书(不规则成功:27从同一个校园走向世界)
《精英》的作者让我这个不是杭州二中校友的人为写序言。这才知道自己有多傻:读书的时候,成绩从来没进过前三。我的理想是考上北大,但最后只上了杭州师范大学(现杭州师范大学)的本科,我如愿以偿了。
三年了。高考第一年数学考了1分,第二年考了19分。
大学毕业后,我成了一名6。
半年英语老师。虽然我做不了第一,但是老师们的共同点就是希望学生成为世界第一。就像我在书中看到很多像齐(他做了我两年的学生)这样的优秀学生成为各自领域的第一,他们很乐意当老师。我想,他们之所以能领先同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出身名校,聪明,成绩优秀,机遇好,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敢于担当,持之以恒,品行端正.我在各种类型的高校。
MBA(工商管理硕士)和EMBA(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班的讲座总结了成功的三大要素——
愿景。读万卷书只会让你想得远,行万里路会让你看得更远。这27个成功人士,都是读诗读书,环游世界的人。我花四分之三的时间环游世界。
介意。有眼光没有头脑的人会死得很惨。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物。我从小被冤枉。刚开始做互联网的时候,我被骂“疯子”“骗子”,但我并不生气。因为我很佩服金庸小说里的侠客,他们都受了委屈却依然豁达进取。
力量。金庸给了我一个梦,我的实力被打了。当所有人都说不可能的时候,我要问:为什么不呢?笑傲江湖,每个人都有机会。我现在说的最多的就是打败昨天的阿里巴巴。
马云
现在让我们回到中学教育。什么是好学生?第一,品行好,有思想,能力强。要善于把牛肉变成肌肉,把知识变成自己的内涵。优秀学校的好学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普通学校的差生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要成为专家,你得成为一个圣人,否则你可以在校园里的几十个或几百个人中成为第一,但当面对社会上成百上千的竞争对手时,如果你只是一个专家,你很可能会被“淘汰”
的控制权”。
从我自己的经历中,我意识到对中学生来说学好一门外语是多么重要。会影响你的视野和心智,让你更好的与世界交流。
在书中,这些优秀的学生和专业精英在我面前班门弄斧,骂我疯了还是不识抬举,对我来说都无所谓。我看重一个人的成长,目标是虚的,结果是实的。我的理想是60。
我18岁的时候,和现在这些阿里巴巴的老伙计们一起站在桥上,坐在阳光下。从喇叭里听到阿里巴巴今年又分红了,股票继续往前冲,成为世界第一.当时我的感觉是真的成功了。(马云)
(本文为《成功无规律:从同一所校园走向世界的 27 位精英》,2004年4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