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微信业务的朋友跟我讨论什么样的朋友圈最讨喜。我说,我们不要空洞,让数据说话。她说在过去的半年里,朋友圈里点赞和留言最多的只有两个字,一个标点符号和一张图片-
“已瘦!”
下面是一张穿着运动文胸照镜子自拍的照片。
我说你这是炫富吧,她说对啦,这是现在最流行的炫富。
什么男朋友的玫瑰,老公的转学记录,香奶奶的包包,倪妮的眼镜,不仅俗,而且糟蹋,但是“已经瘦了”就不一样了,“已经瘦了”这个词可以组成无限可能。
“这是一个什么时代?一个努力为王的时代。
即使是那些自己不努力的人,也喜欢看着别人努力,因为那是他们的希望,让他们相信只要自己想,什么时候都可以做到。你不努力为什么来这里?你是卧底吗?"
听完她的话,我默默的对自己说,你会死的,会是微信商家的心头肉。
我对微信业务没有任何偏见。相反,我认为做好微信业务需要很高的智商、情商和执行能力,同时也不能脸皮太薄,对别人的态度不敏感。
作为一个相信和尊重商业社会公平的人,我写专栏的时候达到了顶级水平,一篇文章的稿费才2000元。写《知音》专题文章的同事可以花5000元或6000元一篇,还可以免费出国开笔会。很多专栏作家鄙视知心朋友的写作,说他们低俗高挑,不愿意赚那点钱。
我会笑:你不想赚,但就是赚不到。人愿意付出的时候,是有门槛的,甚至门槛极高。
微信业务洞察人性的准确性,有时候连写手都以自己为耻。以我朋友为例,她对“减肥”的分析炫耀财富,可以说是命中了时代的宿命。
首先,瘦是一种境界,说明一个人自律。,孩子的那句“不管你吃多胖”,十有八九会在30岁以后打脸。
成年人的瘦首先是基于饮食的自律。如今,变胖很容易,但减肥太难了。以前都说房东的儿子白白胖胖的。现在,只要你做煎饼,在学校旁边便宜的大排档等着,吃点薯片、炸鸡和爆米花,家里没钱出去玩,你肯定会发胖的。
再加上运动,即使不运动,至少也要看看自己每天的步数。5000是起点,1万是标准。
10年前的裙子不仅现在可以穿,而且腰身很大。这种反人类的自律,是常人无法企及的。
以吃糖为例。人类是甜的,这是一种基因,但其他名人和社会名流舔完巧克力就扔掉了。
第二,已瘦,相当于某种意义的阶层跨越。
人骨子里的粗俗和邪恶,让我们制造了各种鄙视链,包括富人和穷人,胖的和瘦的。容易发胖的吴亦凡,胖了连广告商都担心,她后悔没有在合同里加一个超过多少斤的砝码赔钱。
一个胖女孩说,减肥后,面试通过率明显提高;有苗条下来的,才敢去相亲。
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普通人不容易认清现实,所以不要试图以胖女孩的生活特例来安慰自己和他人。
这是第三个项目:已瘦,说明一个人终于活开了,开始面对现实。.
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要不是病理性肥胖,减肥绝对比发财容易(富二代可以绕道)。
成功是一种习惯,大的成功,是由无数次小成功所积累出的经验、自信堆积而成。
我经常建议想发财的女生先减肥。
trong>如果连体重都控制不了,你怎么能控制财富?
放眼望去,成功的人是哪儿哪儿都成功,不成功的人,是做啥都不顺,就别扯什么运气了,全都是习惯。
成功的人习惯了成功,或者说拥有能使自己成功的习惯;失败的人习惯了失败,或者说满身都是让自己失败的习惯。
成年人,培养成功习惯,从控制体重开始,简单粗暴,一本万利。
你的自律、坚持、功利心、成功欲、直面困难的勇气和接纳现实的俗气,都可以在这件事上得到极大的体现和长足的锻炼。把它们原封不动再移置到事业上,不说成为富人,收入翻倍没问题,至于感情就算了。
情跟钱,最大的区别是后者努力就会有,前者有时候努力也成空。
第四,已瘦=已美,但说“已美”会挨揍。
自夸留白是大智慧,美这件事,一定不要自己说出来,要让别人去说、去想。
在炫富方面,“已瘦”的段位相当于吃提前两个月预订、一次只招待一桌的私房菜。而“已美”的段位,则相当于舒淇微博晒过敏照――我最丑的时候都比你们美,哼哼。
看到这里,你们是不是已经对这种高级的炫富手段跃跃欲试了?但问题是,人设不能崩,作假被雷劈,你得真瘦了才行啊。
p.s.贴秋膘的季节到了,别怪羊哥没提前给你们打预防针。其实要瘦很简单,先试试每顿饭比上一顿少吃一口。永远有比自己想吃的少吃一口的觉悟,不会让你饿着,但能让你养成瘦的习惯。狂点“在看”,今年秋膘绕道走。
关于本文
● 作者:艾小羊。复杂人生的解局人,品质生活的上瘾者,专治各种不高兴。代表作:《活成自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