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论坛聚焦海洋未来
创始人
2025-10-18 08:10:49
0

唱响“蓝海之歌”守护“蓝色家园”

——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论坛聚焦海洋未来

海风拂面,智慧激荡。16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启幕。当气候变化敲响警钟,当绿色发展成为全球命题,福州以“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成为世界级海洋对话的“主场”。

17日,多场聚焦海洋未来的核心论坛同步展开——从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协作到海上风电产业的链式突破,再到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多重声音在闽江之畔交汇,为深蓝梦想注入坚实力量。循着合作与创新的脚步,更动听的“蓝海之歌”愈加响亮。

在海洋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嘉宾开展对话讨论。记者 原浩 摄

同舟共济 共护家园

海洋,是蔚蓝的脉搏,也是气候变局中最敏感的哨所。17日上午,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现场,一幅“蓝”与“绿”交织的崭新画卷,在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海洋气候变化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一点点绘就。

“海洋气候变化是一个共同的挑战,需要基于合作模式、契合21世纪时代特征的解决方案。”论坛上,最紧迫的呼声来自深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海洋国家。马尔代夫交通和民航部长穆罕默德·阿明说,要把伙伴关系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确保未来可持续发展。

岛国基里巴斯也直面气候危机。主旨发言中,该国信息、通信和交通部部长亚历山大·提波表示,气候变化、污染与过度开发正严重威胁着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根基。“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各国秉持相互尊重、共同担当的原则,凝聚全球力量保护海洋健康。”

面对严峻挑战,论坛勾勒出以科技创新驱动海洋经济发展的未来图景。

结合工作实际,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罗兵介绍,通过构建“云端”导航服务平台、“船端”导航服务系统、“移动端”导航服务应用、“岸端”业务支持系统、“后端”全球监测与预报支撑体系以及“伴随式”专家服务,可以强化全球远洋导航气象服务能力,保障海上交通安全,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应对危机,开创未来。对话讨论环节,大家纷纷表示,海洋的未来,就是城市的未来。“我们要形成一个共识:海洋的互联互通,将所有人的命运紧密相连,面对其带来的挑战,唯有同舟共济,方能行稳致远。”

在守护“蓝色家园”的征程中,中国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据了解,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是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与福州市人民政府在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亚太区框架内共同发起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会址及秘书处永久设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

作为推动海上国际合作的重要平台,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成立至今,已发展至覆盖五大洲的29个国家,拥有77个会员。该委员会还紧扣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亚太区搭建了包容、共享、可持续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地方政府务实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追风逐电 新意无限

今年6月,海上风电大会上发布的行业报告显示,预测到2030年全球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230吉瓦,中国深远海项目被列为国际合作的核心增长点。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中国海上风电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尤为重要与紧迫。

17日上午,以“追风逐电·链动未来”为主题的海上风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葡萄牙工程院院士、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卡洛斯·格德斯·苏亚雷斯与来自三峡集团、东方电气、金门大学、福州大学、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金风科技的业内专家齐聚一堂,从技术前沿、产业协同、政策机制等多维角度,深入探讨海上风电产业链建设的可行路径与创新模式,为海上风电更有效地赋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把脉支招。

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上风电产业近十年成绩斐然,主要体现在规模体量领跑全球、产业协同动能强劲两个方面。

“中国海上风电已实现从单点突破到体系协同的跨越,正加速迈向深远海、规模化、智能化、低碳化的新阶段,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与海洋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三峡集团副总工程师王益群说。

“在全球气候转型和能源转型的趋势下,离岸风电以其高容量、高稳定性与低碳排特性,成为各国再生能源政策的重要支柱。”金门大学电机工程系教授李金谭预估,未来再生能源装置容量将持续增加,“所以我们要注重电力调度以及其他技术的革新,重视海上风电人才培养,应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挑战”。

守护蔚蓝 科学赋能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17日下午,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科研人员们不仅分享了彼此的研究成果,还就如何将这些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致力于为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推动蓝色海域可持续发展。

在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好海洋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在视频演讲中,中国科学院院士焦念志给出了一套解法,将目光聚焦在海洋负排放领域。

在他看来,推动海洋负排放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路径之一。但这并非意味着要放弃工业化和放缓经济发展,而是要利用科学有效的措施修复受损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因此,在他的努力下,我国领衔发起了“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科学合理地调节、干预海洋,与海洋共荣共存,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路线。”焦念志说。

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黄邦钦,用30多年时间建成了配套参数齐全的浮游植物群落生态学实测数据集。在论坛上,他分享了全球变化背景下近海生态系统的演变与生态安全。

在黄邦钦看来,蓝色海洋正面临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带来的双重压力。“近海生态系统结构已发生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南海生物群落空间异质性增强,东海季节性波动加剧,台湾海峡因上升流效应形成高生物量区,同时成为赤潮等生态灾害频发区。”黄邦钦建议,必须通过持续获取高频观测数据,精准解析海洋生态演变规律,为海洋防灾减灾、碳汇能力评估提供科学支撑,筑牢蓝色生态安全屏障。

论坛上,与会嘉宾建议,应强化战略统筹,加强海洋领域与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衔接。科研机构要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瓶颈,加强攻关,为生态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有力支撑。(记者 孙漫 钱嘉宜 林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杨振宁先生生平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
福州出台新规 零星危房自主更新... 福州出台新规,四城区适用 零星危房自主更新改造可使用住房公积金 记者17日从市住建局获悉,《福州...
沉痛悼念!杨振宁先生因病逝世 ... 享誉世界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
免费开放!快去打卡!连江西山观...   近日,位于福州市连江县筱埕镇筱埕村的西山观海营地已完成提升改造,免费向公众开放。
天津刮起“福州风”,“福味”引... 金秋十月,福往天津 17日,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 在天津国家会展中心精彩启幕 17日...
连江西山观海营地升级亮相 依山傍海,风光秀美 连江西山观海营地升级亮相 西山观海营地月亮观景台。 连江环马祖澳滨海旅游区...
“小暖象”福建希望工程科技实验... 17日上午,由团省委、省慈善总会、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银行福州分行、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主办...
长乐罗源“乐龄集市”普惠老年群... 17日,福州新区(长乐区)、罗源县同日举办“敬老月”活动,两地以“乐龄集市”为核心载体,联动全市“走...
福州开展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培训 17日下午,福州市城管委联合市直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公共机构、公共场所、经营区域垃圾分类工作培训,进...
福州电力护航海装大会 16日,2025世界航海装备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以“实时监测、即时响应”...
中央批准:盛阅春任湖北省委常委... 近日,中共中央批准:盛阅春同志任湖北省委委员、常委和武汉市委书记,不再担任武汉市市长职务;郭元强同志...
“就业夜市”开进台江万达广场 17日晚,台江万达广场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就业夜市”——人才招聘与夜色经济巧妙结合,为求职者和用人单位...
第三届海装展绽放“福州智造”之... 一系列拥有“世界之最”“国内首创”水准的科技成果惊艳亮相 第三届海装展绽放“福州智造”之光 在2...
探访海装展新动力、新技术、新业... 海装展进入第二天,除了琳琅满目的船舶、装备模型,还有什么令人印象深刻?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个“新”字里。...
仓山螺洲古镇系统性提升工程加速... 这段时间,在仓山螺洲古镇,可见一番繁忙而有序的景象:工人们在古老街巷中进行管线施工,部分建筑外墙架设...
航运产业发展大会举办 推动船舶... 17日,航运产业发展大会举办,行业专家、企业代表汇聚一堂,共话“数智+绿色”双轮驱动下的航运产业升级...
“惠聚榕城”走进产业带(福州站... 17日,由市商务局牵头组织的“惠聚榕城”跨境电商走进产业带(福州站)在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活动...
核心能力比肩航母!详解“万吨大... 快速启动,万级吨位,多种高精尖技术集于一身,以上任何一点都让055型导弹驱逐舰占据了我国“驱逐舰霸主...
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超5... 10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2025(第六届)中国互联网基础资源大会上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应...
李素玉:为肿瘤患者推开希望之门 带领团队开展精准放疗 李素玉:为肿瘤患者推开希望之门 李素玉。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五四北院区(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