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漈头村:红土地催开振兴之花
创始人
2025-08-24 12:45:13
0

产业兴 生态美 乡风淳

福清漈头村:红土地催开振兴之花

福清漈头村俯瞰。

最近,福清市阳下街道漈头村火了!这里的田野、古厝与革命旧址,化作生动的红色教材,成了孩子们夏日里的“第二课堂”。

漈头村是中共福清县委的诞生地和福清重点革命老区基点村。近年来,该村立足红色文化资源禀赋,传承革命基因,以“红色”为魂、“绿色”为底,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乡风淳的振兴画卷。

一村涌现十位革命烈士

阳光洒在漈头村的沥青路上,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厚重。走进漈头村,仿佛看见了一本厚重的红色史册——墙上、碑前、祠堂里,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漈头村的红色故事,要从20世纪20年代末说起。那时,在外地求学的福清籍学生共产党员返回家乡,开展革命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漈头村成为福清最早的红土地。

1934年1月,中共福清特支领导人和部分骨干党员集中在漈头村的陈氏支祠开会,成立了中共福清县委,何文成任书记,陈炳奎、陈金来、余长钺、何胥陶、池亦妹仔任委员。何文成在陈氏支祠内的戏台对面,题写了“勤朴刚毅”,以此勉励漈头村革命群众,共同为党的事业艰苦奋斗、勇毅前行。

陈氏支祠的建筑面积约750平方米,前有石铺祠埕,门墙上下两部分分别由红砖和精雕细刻的长方形花岗岩砌筑。大门的门楣上刻有“陈氏支祠”四个大字,左右设有仪门。

陈氏支祠和漈阳书院都是漈头村陈氏祠堂的附属部分。漈阳书院和陈氏祠堂是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驻地旧址。抗战爆发后,漈头村的热血青年们纷纷响应号召。1941年4月,福平沿海抗日游击队第八中队组建,以村为基地,四处袭击日军小股部队。村里8名青年自愿加入游击队。漈头村成为福清人民武装抗日的重要基地。

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漈头村人民始终紧跟共产党,前仆后继。村中涌现出10位革命烈士,他们用生命铸就红色丰碑。其中,陈炳奎烈士是最为人传颂的。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中共福清县委组建,后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他的墓地如今已成为村里的红色地标,每年清明,村民们都前来祭扫,讲述他的故事。

如今,走进漈头村,仿佛置身没有围墙的红色大课堂。一草一木,都浸润着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齐富告诉记者:“漈头的根在红色土壤里,没有这些先烈,就没有今天的漈头。”

漈阳书院。

悠时光生态小院。

研学专线传承红色基因

近年来,漈头村党支部紧紧围绕老区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明确“革命旧址、红色漈头”的主体定位,按照“集红色研学、生态农业、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思路,打造提升红色研学专线,让这片老区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课堂。

2020年9月,中共福清市委决定实施中共福清县委成立旧址提升改造工程。提升改造后,不仅保留了陈氏支祠、漈阳书院等的原貌,还增加了红色广场、环水木栈道、100亩向日葵花海等打卡点。周边设有革命史陈列馆、党建引领展示馆、红色生活馆等场馆,总占地约19亩,建筑面积1090平方米。

中共福清县委成立旧址先后被确定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学习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成为省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党史学习教育阵地、党性锻炼实践阵地、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党建成果展示阵地。

此外,漈头村同步新建了党建公园、健身步道,并推进“村植千树”工程。目前,村绿化覆盖率近40%,村庄面貌焕然一新。“革命老区”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今年,漈头村着力打造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配套工程,计划总投资340万元,打造一个集初心研学、星火驿站、红歌广场三大功能区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基地。该工程将形成一个可吃、可住、可学、可体验的完整红色研学闭环。

中共福清县委成立旧址外的红色广场。

红色旅游牵手绿色农业

漈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齐富说,在漈头村,红色是底色,绿色是希望。漈头村利用红色资源和产业优势,打造红色产业链,以红促绿带动绿色生态稳步发展,推动红色旅游与绿色农业深度融合,让这片红土地绽放绿色光彩。

2023年10月,占地400多亩的沁怡园艺蝴蝶兰基地落户漈头村,培育大辣椒、安娜、藏宝图等年宵花,以及巧克力、鲑鱼、威尼斯、唯美等特级品种,品类多达上百种。该基地还配套果蔬大棚,西瓜、甜瓜、百香果等应季水果不仅丰富了村民的餐桌,还吸引游客驻足采摘。依托该基地,村里打造了汇聚自然教育、农业科研、自然科普、劳动研学教育与休闲农业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悠拾光生态小院。

另一处,350亩的火龙果产业基地呈现一派繁忙景象。这里引进了台湾“蜜玄龙”红心火龙果以及金钻凤梨、手撕凤梨,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该基地年销售收入超2500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增收670多万元,成为福建高校的现代设施农业研发与实训基地。

陈齐富说,依托蝴蝶兰、火龙果等特色产业,漈头村正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生态观光农业等新业态,把红色旅游和绿色农业融合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白天在陈氏支祠聆听革命故事,傍晚在花海果园感受田园风光,游客在这里既能受到红色教育,又能享受生活乐趣。

沁怡园艺蝴蝶兰基地。

小贴士

交通:市民、游客驾车上福州绕城高速,经长福高速至阳下出入口,再导航至漈头村。

景点:中共福清县委成立旧址、沁怡园艺蝴蝶兰基地、悠拾光生态小院。

(记者 王光慧 实习生 胡铭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去晋安湖公园游玩一定要看!周边... 晋安湖公园近期已成为福州新晋的“网红打卡点”,集休闲、文化、娱乐于一体,环湖步道、摩天轮等景观错落有...
国台办发言人就台民意代表“大罢...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朱凤莲24日就台民意代表“大罢免”第二轮投票结果答记者问。 有记者问:8月23日,...
登陆地点有变!台风“剑鱼”强度... 最新消息!今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强度增强!路径调整!或于24日...
活力中国调研行|直播带货,让福... 直播带货,让福州金鱼畅“游”世界 “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聚焦福州新消费 福州新闻网8月24日...
突破3100℃ 中国空间站“炼... 近日,中国空间站上的无容器材料实验柜成功突破3100℃,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不是...
一口龙眼接秋来 解锁福州高新区... 23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老福州有句谚语:“处暑一过脸觑厝”,说的是夏天太热时,人们总爱...
美方要以色列“速战速决” 以决... 据以色列第12频道电视台当地时间23日报道,以总理内塔尼亚胡和战略事务部长德尔默称,以色列得到美国总...
福建等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9... 近日,多地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北京:9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上调至2540元 近日,北京市人力资...
“科创好年华”福州市无人机竞赛... 21日,由中共福州市委人才办、共青团福州市委员会、福州高新区管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科创好年华”福州...
第13号台风“剑鱼”对福州无影...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的中心今天(8月24日)13时位于海南省三亚市东南方向约135公里的南海西部...
台风“剑鱼”再升级!登陆地点有... 最新!台风“剑鱼”强度增强!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已于24日凌晨加强为台风级。 8时,距...
台风“剑鱼”再升级!登陆地点有... 最新!台风“剑鱼”强度增强!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已于24日凌晨加强为台风级。 8时,距...
休假护士咬掉穿戴甲300秒极限... 8月12日晚上,南京南站A21检票口的候车椅上,粤北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护士李梦旖带着儿女静待最后一班开...
泽连斯基:准备采取措施实现和平...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地时间23日说,乌克兰已准备好采取措施实现和平,但乌方对近日俄方释放的信号持审慎...
美国宾州一载有学生巴士发生侧翻... 中新网8月24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当地时间8月23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北部一巴...
福清漈头村:红土地催开振兴之花 产业兴 生态美 乡风淳 福清漈头村:红土地催开振兴之花 福清漈头村俯瞰。 最近,福清市阳下街道...
路径有变!台风“剑鱼”继续增强... 最新!台风“剑鱼”强度增强! 今年第13号台风“剑鱼”已于24日凌晨加强为台风级。 8时,距...
刘美寿:让老技艺尽展渔家山海灵... 剪刀裁海浪,风灯照古镇 刘美寿:让老技艺尽展渔家山海灵韵 刘美寿。陈佳雯 摄 在福州新区(长乐...
年仅24岁的她 捐献器官组织救... 吃百家饭、穿百家衣长大,如今家人想“好好回报社会” 年仅24岁的她 捐献器官组织救五人 “蒙恩是...
福州严查肉制品制假售假 真假“... 原切牛排、原切牛肉干、原切羊肉卷……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日益提升,越来越多“原切”肉制品进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