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孤胆英雄王明星烈士铜像。(受访单位供图)
“那天,他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8月中旬,记者跟随连江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工作人员到访连江县透堡镇王明星纪念园,驻足在王明星烈士铜像前,工作人员讲解的声音微微发颤,记者的思绪沿历史长河回溯,飞往那段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王明星又名王明典,连江县透堡镇尖墩村人,1919年4月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勤快刚毅。1933年10月,14岁的他投身革命,任儿童团分队长。1934年3月,他加入闽东第十三独立团任卫生员,8月调至连江红军医院护理北上抗日先遣队伤员,后随闽东独立师政委叶飞南征北战,在宁德霍童镇战斗中冒着炮火抢救伤员。
1935年5月,王明星担任独立师四团团长陈挺的警卫员,8月侦察获悉敌保安团动向,助红军在肖家岭设伏歼敌40余人,初显侦察才能。同年10月,王明星随部队挺进浙南开辟游击新区,入选侦察班。1936年2月至3月间,他率侦察班智取丽水市景宁县沙湾镇,解决反动民团并筹得大批钱款,同年10月升任独立师二纵三支队队长。
1937年冬,闽东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王明星任一营三连连长,次年随部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1939年3月,他任六团团部侦察排排长,6月率队奇袭苏州浒墅关车站,全歼日军警备小队,炸毁铁路桥,致铁路交通中断3天,后在句容、丹阳等地屡建战功,被当地群众称为“新四军孤胆英雄”。
1939年12月,他在白兔镇遭日伪军偷袭时,凭枪声判断敌情,率部抢占后山击溃敌军,后任代理一营营长。1940年2月春节,他指挥袭击镇江日军火车,毙敌200余名,升任“江抗”二路三支队支队长,同年受训期间被评为学习标兵,下半年在苏常太地区进行10余场战斗。
“皖南事变”后,王明星任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四团参谋长,坚守苏常太地区。1941年7月,日伪军集结1.7万余人在苏常太地区实施所谓的“清乡运动”,试图扫清当地抗日武装力量。王明星协助团长将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在袭扰敌人时,突遭日伪军袭击。王明星沉着指挥突围,身中数弹,壮烈牺牲。这一年,王明星年仅22岁。
从闽东少年到抗日英雄,王明星用7年戎马生涯书写了壮丽人生。他的足迹遍布闽东、浙南、皖南、苏南等地。
走过烽火岁月,走进新时代,如今漫步尖墩村,村道干净宽敞、绿树成荫,新楼拔地而起,榕树公园、红船公园、卫生室、文化中心等配套一应俱全,呈现一幅宜居新貌。而在连江大地上,红色场馆星罗棋布,革命遗址修缮一新。在王明星纪念园,烈士形象栩栩如生,目光如炬,仿佛在凝视着他用生命守护的山河。
“我们树立王明星烈士铜像,是希望让更多人了解透堡红色文化,引导孩子们崇敬革命先烈,把红色精神代代传承下去。”透堡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镇将继续讲好“孤胆英雄”王明星的故事,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爱国爱家的文明乡风、家风。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王明星用青春与热血铸就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家乡人民心中。(记者 赖志昌)
下一篇:时间定了!油价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