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试这个‘指环测试’——用拇指和食指圈住小腿最粗的地方,要是手指能轻松相碰,可得多留意啦!”13日,由市计生协主办的福州市2025—2026年“健康知识进万家”健康科普讲座走进福州市“健康知识进万家”科普宣传点——长富国民营养社区公益体验馆(福屿馆)。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希主任医师现场给老人们演示讲解比较容易被忽视的肌少症,让老人们明白“肌肉衰减可能悄悄偷走晚年的活力”。
李希主任指出,肌少症是一种进展性、全身性的骨骼肌量丢失和肌力下降综合征,会导致老年人失能、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增加死亡风险。数据显示,60岁至70岁老年人发病率为5%~13%,80岁以上发病率升至11%~50%,需高度重视。同时,肌少症与营养不良关系密切,二者同属于老年综合征,老年人衰老、慢性疾病(如心衰、糖尿病等)、活动减少(如卧床、制动、久坐生活习惯)、营养摄入不足等容易引发肌少症。
李希主任介绍,有慢性病史、反复跌倒、营养不良、非意愿性体重降低、抑郁,或小腿围男性<34厘米、女性<33厘米的老年人,都属于需筛查肌少症的风险人群。临床上可通过小腿围指环测试,以及双能X线吸收法、生物阻抗分析等仪器检测肌肉量,也可用握力测试、5次起坐试验等简易方式评估肌力。
关于防治,李希主任提出“营养+康复”核心方案,营养上要保证充足能量和蛋白质,还可多吃全谷物、新鲜蔬果和优质蛋白;运动方面,渐进性抗阻训练等主动力量训练能显著改善肌肉量和肌力。(记者 朱丹华 周桃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