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在连江蓼沿乡,1.3万亩“六月麻笋”迎来盛产期。
农户采收“六月麻笋”。(连江融媒体中心供图)
这些天,村民林华同每天早早扛着锄头钻进溪东村的茂密竹林中,专注地寻找藏在泥土里的“宝贝”。“你看这棵刚冒头没多久,笋尖还带着新鲜的泥土,这种口感最嫩。”林华同拨开草丛,指着一棵直径约5厘米的“六月麻笋”向记者介绍道。
只见他抡起锄头刨开边上的泥土,将笋身周围的根系斩断,随后用力一挥锄头,一棵饱满粗壮的“六月麻笋”便被完整采下。作为蓼沿乡四大竹笋产品之一,“六月麻笋”个头大、水分足,口感鲜嫩脆滑,栽种两年即可采收,与冬笋、春笋比起来,有着独特的优势。
“冬笋藏在土里,挖起来费劲儿,价格也偏高;春笋虽然多,但雨水多的时候容易‘空心’,口感偏涩。这‘六月麻笋’就不一样,天气热时长得快,采起来方便,不管是清炒还是炖汤,都带着一股清甜,一点不涩口。”溪东村党支部书记郑家昌介绍,“六月麻笋”的生长期从农历五月持续到八月,眼下正处盛产期,味道最好。
好山好水出好笋。溪东村紧邻兰水溪东段,这里水汽氤氲,土壤肥沃,溪畔田野间随处可见成片的麻竹,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六月麻笋”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当地产出的笋因品质更佳,深受市场欢迎。
不仅如此,近年来,蓼沿乡依托本地资源禀赋,大力培育特色种植产业,目前,全乡除种植“六月麻笋”外,还种植脐橙680亩、油茶2万亩,通过“一村一品”“多品共生”的特色发展道路,形成了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记者 颜澜萍 通讯员 李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