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吴厝村:英烈故里 文旅兴村
创始人
2025-08-17 02:56:54
0

文化为魂、生态为底,“红绿”融合发展

仓山吴厝村:英烈故里 文旅兴村

乌龙江畔的千年古镇螺洲,素有“小福州”之称,这里不仅保存着完整的古建肌理,更孕育了无数文化名人。

位于这片人文沃土核心区的吴厝村,是《潜伏》主角余则成的历史原型、隐蔽战线英雄吴石将军的故乡,享有“英烈故里”的盛名。

千百年来,吴厝人将“忠孝传家”的祖训融入血脉,在乌龙江水的滋养下,沉淀出独特的文化底蕴。如今,这个入选“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的传统村落,正以文化为魂、生态为底,探索出一条保护创新、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逐渐成为福州城市慢生活的文化新名片。

吴厝村航拍图。

乌龙江畔 赤子丹心照青史

毗邻乌龙江的吴厝村江墘埕1号,一座看似寻常的小院子,可斑驳的砖墙与古朴的门楣却无声述说着这里的不凡。它正是吴石将军的故居。

推开厚重的木门,一座两进的木结构院落映入眼帘。正厅保留着百年前的风貌,墙上悬挂吴石的画像及生平事迹。“这些年,前来瞻仰吴石将军的人越来越多,他是吴厝的骄傲。”吴厝村党总支书记吴育松轻抚着展柜说,将军用生命诠释的家国情怀,至今仍激励着后人。

吴石雕像。

吴石一生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解放前夕本有机会留在大陆,却毅然选择深入虎穴,只为心中“家国”二字。故居前的将军广场上,吴石的雕像巍然而立。石墙镌刻其生平,以及诗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这正是其传奇人生的最佳写照。

走进吴公祠堂,这里记录着螺洲吴氏繁衍发展的历程。祠堂右侧专设吴石将军纪念室,吴氏后人祭奠先祖时,无不驻足瞻仰他的风采。正殿两侧墙上,分别挂有《吴氏祖训》和《吴氏祖诫》,开篇即明示“忠君亲上以报国恩,孝亲敬长以笃人伦”“毋为臣不忠,毋为子不孝”。

吴石将军纪念室。

吴育松介绍,早在数百年前,“家国”早已写进祖训祖诫中,牢牢印在每一名吴厝人心中,成为吴氏子孙为人处世的行为准则。如今,螺洲已建成观澜小学吴石图书馆,并定期举办萃文读书会(吴石原名萃文),让红色文化和名贤文化滋养青少年成长。

孔庙屹立 诗礼传家启后昆

与吴公祠堂一墙之隔的螺洲孔庙,始建于南宋末年,历经数百年风雨洗礼,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村级孔庙,现为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螺洲孔庙。

螺洲孔庙建筑风格独具匠心,庙前的棂星门采用三门六柱华表式结构,中门“双龙戏珠”,左右为“丹凤朝阳”,六柱雕有六条穿透龙柱、跃入龙门的鲤鱼,生动诠释着“学优登仕”的儒家理想和“鲤跃龙门”的科举文化。历史上村民多次募资修缮,传承不断,无不彰显尊师重教之风。

今年6月,修缮一新的螺洲孔庙重新开放。施工团队不仅精心修复屋面瓦作、墙体砖雕、木构梁架,更细致还原了飞檐翘角、彩绘雕刻等特色细节。改造后的孔庙内设有国学学堂、孔子文化展馆等,未来将打造成为福州市民感悟儒家思想、体验国学魅力、共享文化福祉的重要空间。

这座屹立近八百年的文化丰碑,既是吴厝村沧桑巨变的见证者,更是闽都文脉赓续的活化石。现年101岁的吴增琛老人至今清晰记得,小时候没有学堂,先生便带着大家在孔庙中授课,每天清晨,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

正是这份对教育的执着坚守,让吴厝这个小小江边村人文鼎盛,英才辈出。明清以来,共走出举人19名,进士6名,涌现出吴复、吴璋、吴石、吴仲禧等众多名贤俊杰。一代又一代的吴厝孩子在此接受启蒙,家国情怀浸润一生。

如今,吴厝村延续崇文重教传统,积极筹措资金改善螺洲中心小学办学条件,近三年累计为村内考上本科和研究生的优秀学子发放奖学金6.8万元。“我们要让尊师重教的风气代代相传。”吴育松表示。

古镇核心 山水人文活乡村

每当暮色降临,乌龙江畔的休闲步道便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村民和游客或悠闲泡茶,或漫步健身,欢笑声与江涛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动人的乡村晚景图。

随着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螺洲古镇的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升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

吴厝古渡口边,村里通过乡贤理事会筹集30万元资金,重建了明朝的水木清华亭,今年更是通过“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争取250万元用于渡口历史建筑改造。吴育松介绍,这个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渡口,将恢复昔日“螺渚春烟”“平波澄练”的风貌,成为吴厝村集文化展示、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场所、新地标。

作为“田螺姑娘”传说的发源地,螺洲古镇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眼下,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提升工程(一期)建设如火如荼。吴厝村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处古镇核心区的优势,深度整合孔庙、螺仙胜迹等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帝师家训”“螺仙奇缘”等特色研学线路。同时,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引导返乡青年创业,培育出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研学空间等新兴业态。

如今,“榕树下拌面”的地道风味、“古厝发屋”的怀旧体验、“相心道中医养生馆”的传统疗法、“古镇漂流图书馆”的文化氛围,已成为吴厝村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点”。这些新业态不仅带动了周边环境整体提升,更吸引了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和村民“就近上岗”,助推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实现“全面开花”,让千年古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始终坚持‘三重’发展理念——重地域特色、重文化传承、重可持续发展。”吴育松表示,下一步,吴厝村将继续深挖地方文化特色,创新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培育文旅经济新增长极,构建多元化增收体系,全力打造具有福州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让“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蓝图在这里成为现实。

交通小贴士

自驾线路:出三环快速上螺江东路,即可到达。

公共交通:3路公交车可到,终点站螺洲站下车;地铁4号线螺洲温泉站或5号线螺洲古镇站出站。(记者 林铭/文 石美祥/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台风“杨柳”预计13日登陆!福... 最新消息!台风“杨柳”13日起影响福建,暴雨、大暴雨即将到来。 12日6时,中央气象台三预警齐发。...
数字赋能“三维发力” 晋安公安... 近年来,福州市公安局晋安分局新店派出所创新思路,构建起“云端警校共建、秒级应急处突、实质矛盾化解”三...
到连江 看开渔 造大船捕大鱼 千年渔歌不绝到连江 看开渔千帆竞发去开渔,鱼虾满仓丰收归。14日,为期三个半月的伏季休...
为期16天!福州这段路将禁止机... 关于茶园路提升改造一期施工期间部分道路交通管制的通告 经福州市晋安区茶园街道办事处申请,因茶园...
福州火车站“站城融合”样板工程...   近日,福州火车站重要交通地段及周边区域“站城融合”综合整治省级样板工程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首批4...
“一件事”改革让在榕开店更容易 理发店、餐饮店、五金店……形形色色的小店守住了街头巷尾的人间烟火气,也维持了亿万家庭的生计,这些小店...
法庭搬进闽江河口湿地 “以前只知道捕鱼赚钱,没想过会把子孙后代的饭碗都砸了。我们愿意赔偿,弥补过错。”8月14日的庭审现场...
瞄准五大领域 福州绘就生产性服... 瞄准五大领域,福州绘就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新蓝图到2027年力争突破5700亿元《福州市促进生产性服务业...
福州火车站开设中小学研学旅行专... 下月6日起 动车学生票可享“折上折”福州火车站开设中小学研学旅行专窗记者15日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
福州未来三天天气基本平稳 体感... 随着副热带高压北抬,预计未来一周,副热带高压将长时间控制黄河中下游及其以南地区,带去持续的大范围高温...
痛心!走失男童找到,已无生命体... 2025年8月9日,一名8岁男童在大理镇阳和茶厂附近走失。大理市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公安、消防...
北京追授洪水中逆行的尹春燕、蔡... 今天(8月14日),中共北京市委作出决定,追授尹春燕、蔡永章同志“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
以笔为剑 这位福建人多次创办报... 邹韬奋是我国著名记者、出版家和革命活动家。在他心中,书生报国无他物,唯有手中笔做刀。在中华民族内忧外...
三溪乡溪源村:“溪哈一夏”玩水... 当城市暑气蒸腾 藏于青山间的三溪乡溪源村 准备了一场清凉盛宴 8月9日至10日 “溪哈一夏·...
海峡两岸(福建)青少年跳绳锦标... 6日,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之第二届海峡两岸(福建)青少年跳绳锦标赛在海峡青年交流营地迎来一轮激烈比拼,...
一场跨越海峡的追寻——来自第十... 带着族谱回到祖厝,找寻家的起点;背着行囊追逐梦想,开启家的新篇章。对于许多台湾青年而言,“家”是一场...
厦金“小三通”客运航线2025... 截至8月9日上午,厦金“小三通”航线2025年客流量突破100万人次,安全航行5136班次。其中,8...
伊拉克一大巴车侧翻 至少7人死... 当地时间13日,伊拉克巴士拉民防部门表示,该地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载客大巴发生侧翻,造成至少7人...
女子采到巨型蘑菇 网友:第一眼...   齐齐哈尔一女子挖到巨型蘑菇,称重超8斤,需要两只手才能抱起。
消费贷款贴息怎么办理?来看银行... 记者13日从中国农业银行了解到,针对9月1日开始执行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农业银行公布了部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