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缠腰”,也就是带状疱疹,对中老年人威胁较大。福州专家特别提醒,中老年人需警惕这种疾病。当胸口出现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时,可能就是“蛇缠腰”在作祟。这种疾病初期往往以胸口痛为主要表现,随后会在疼痛部位出现成簇的水疱,沿神经分布,宛如一条“蛇”缠绕。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神经痛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因此,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胸口痛等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我在门诊上曾经接诊过一位56岁的患者,其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多年。问诊时,患者主诉胸口疼痛,初步判断为急性心绞痛发作。次日查房时,患者反映全身疼痛。掀开衣物后,我发现患者左侧胸部布满水疱,才诊断为带状疱疹。”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三科主任医师王热华在“警惕蛇缠腰,主动更健康”科普采访上分享道:“此类误诊并不少见,因带状疱疹早期疼痛症状与心绞痛存在相似性。因此,患有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易出现误诊情况。”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血管内三科主任医师王热华
带状疱疹俗称“蛇缠腰、生蛇”,与其他皮肤病不同,这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数据显示,超过90%的成人体内潜伏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约1/3的人在一生中会患带状疱疹。中国每年带状疱疹病例数可能超过600万例,带状疱疹不仅会对皮肤造成损伤,让患者感受到剧烈的疼痛,甚至还会对日常工作和生活造成困扰。
高温天带状疱疹高发,慢病人群风险更高
年龄是带状疱疹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 。此外,像免疫力比较薄弱的一些糖尿病、高血压等“三高”患者,一旦罹患带状疱疹,可能会导致血糖血压的双线失守。
“近期门诊数据表明,在持续高温天气中,带状疱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王热华主任解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免疫力会有所下降,加之基础疾病的影响,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的发病率相对更高。此外,夏季高温可引发血管扩张、血液黏稠度增加,进而加重心脏负担;同时,饮食不规律、血糖波动等因素,也可能进一步提升带状疱疹的发病风险。”
相关数据显示,与一般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带状疱疹风险增加60%。其中,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患带状疱疹风险比普通人高39% 。带状疱疹患者短期内心梗风险增加68% ,脑出血和中风风险增加78% 。
目前带状疱疹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镇痛等对症治疗为主,但效果有限,且后遗症治疗成本较高,因此积极预防才是关键。王热华主任表示:“主动预防远胜于被动治疗。接种疫苗可提供特异性免疫保护,尤其对于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而言,接种疫苗能够降低感染风险,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并发症风险,进而改善生活质量。此外,养成清淡饮食、适度锻炼等良好生活习惯,也有助于远离带状疱疹。”
居民“守门人”把好健康关,主动预防远离“蛇缠腰”
带状疱疹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加重家庭乃至社会的经济负担。据估计,包括门诊及住院治疗、药物等花费在内,中国每年带状疱疹疾病治疗花费约13亿元。罹患带状疱疹会加重家人的照料成本,部分家属在照护患者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疲劳、失眠、压力等身心困扰。因此,做好预防工作尤为重要。
马尾镇卫生院院长王瑜
作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近年来,马尾镇卫生院通过精细化服务让疾病预防更可及。福州市马尾区马尾镇卫生院院长王瑜介绍:“我们卫生院从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多举措去优化工作模式,全面提升群众接种体验感。如开通绿色通道让居民快速登记,特别为老年朋友设置了专属服务窗口;根据群众需求,我们会定期开设疫苗接种专场,或延长接种门诊的时间,与常规疫苗实行错峰接种。此外,我们也将预防融入日常诊疗中,医生在为慢性病患者复诊、配药时同步加入疫苗接种宣传及评估等内容,让其成为日常健康管理的一部分。”
日前,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等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建设健康社区,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有效预防和控制带状疱疹的发生,切实减轻群众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和幸福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带状疱疹疫苗的惠民接种活动。王瑜院长表示:“近期,我们马尾镇卫生院积极响应政策,开展进口带状疱疹疫苗‘打一免一’与国产带状疱疹疫苗半价惠民活动,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守护好每一位居民的健康安全。”
此外,王瑜院长也特别提醒,居民在接种疫苗前,可就疫苗的保护效果、保护时长、接种禁忌、安全性等信息咨询专业医生,进行科学接种。
上一篇:韩国外长最新涉华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