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多部门积极采纳代表建议,让公共场所处处“充”满幸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公共充电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枢纽处,为出行的人们提供便捷的充电服务,让手机不再因没电而焦虑。商场、超市等大型公共场所,也纷纷增设充电点位,满足消费者在购物、休闲时的设备充电需求。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市民的生活便利性,更是让幸福在公共场所中蔓延。它体现了政府部门对民生需求的关注与回应,让每一位市民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暖与关爱。
市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使用免费充电设施。
随着智能手机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刚需”,公共场所充电难问题日益凸显。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市人代会上,市人大代表何雅琴提出的《关于在医院、市民中心、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增加设置免费手机充电设施的建议》,得到承办单位的高度重视。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全市不少公共场所已实现免费充电设施全覆盖,快充技术、人性化设计等创新举措让市民直呼“暖心又方便”。
“在医院陪护父亲时,手机没电耽误重要电话”“到一些窗口办事排队,手机自动关机无法扫码取号”……这些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电量焦虑”,正是何雅琴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虽然部分公共场所已有充电设施,但普遍存在位置隐蔽、接口不足等问题,特别在医院等特殊场所,充电需求更为迫切。”
这份建议由市卫健委、市文旅局、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等部门联合办理,经过数月的部署筹备,福州市医疗机构的生命通道上有了“能量补给站”、文化场馆内的书香里有了“数字加油站”、行政服务大厅的便民服务有了“效能引擎”。
目前,市属各医疗机构在公共区域均增设手机免费充电设施。其中,市第一总医院门诊区域增设4台手机充电站,27个接口;市第二总医院在门诊、手术室等区域设置带USB插口的充电座椅,共计507个;福州肺科医院在门诊大厅、候诊区设置40个充电点位,120个接口;市中医院在鼓楼院区、五四北院区门急诊区域设置3台手机充电站,9个接口;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在公共区域增设7台挂式充电站,42个接口。
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读者使用充电设施的日常习惯,充电插座、充电口多设置于各楼层阅读桌附近,便于读者在阅览图书的同时为手机充电。同时,为加强对公共资源的管理、确保公共充电设施有借有还,上述图书馆将免费充电器存放于志愿者服务台及咨询台,要求读者按需登记借用,并于当天及时归还。
市政务服务中心大楼在一楼办事大厅的24小时自助服务区、“榕e办”自助便民服务空间,二楼、三楼办事大厅的群众等候区、填单台,四楼的企业会客厅等区域增加设置了更多的免费手机充电设施,引入快充技术,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满足办事群众的充电需求。
据悉,这项民生工程将持续推进,不仅有更多公共场所手机充电设施的相关配置得到改善,而且还会适时将免费充电服务推广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单位,让“满电幸福”充盈榕城每个角落。(记者 李晖/文 石美祥/摄)
上一篇:寻根南下铸红魂 青春作答时代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