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明确一下“上洲元红”的具体含义呀,它是一种物品、一种文化现象还是其他特定的事物呢?仅“让‘上洲元红’变更红”这样的表述比较模糊,不太能准确地进行 200 字的描述呢。
构建“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
陈点成:让“上洲元红”变更红
闽侯南通镇上洲村荔枝进入采收期,总产量预计将达575吨。丰收的背后,离不开驻村第一书记陈点成3年多的努力。
陈点成。
上洲村种植荔枝有近400年的历史,全村共种植荔枝约700亩,其中百年荔枝树有420余株。村内的荔枝以“元红”品种为主,核小肉厚,果甜汁盈,品质上乘。
以前荔枝丰收的时候,村民不仅要忙着联系买家,还要盘算着凌晨几点把货送到水果批发市场才能卖个好价钱。
2021年8月,作为闽侯县公安局选派到南通镇上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陈点成到任后经过走访和调研,决定构建“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解决这一问题。
挨家挨户宣传、找种植大户谈心、开村民大会讨论……在陈点成的推动下,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闽侯福荔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土地资源实行荔枝统一采摘、包装、销售。2023年采摘季,合作社通过社区团购、直播带货等渠道,帮村民售出5000多箱荔枝,代理批发零售142.5吨,让“上洲元红”首次实现“果子未摘,订单先到”。
为了塑造品牌,陈点成对接专业团队打造“上洲元红”IP,短视频达人创作引发30万级传播流量;为了实现产品延伸,他鼓励村民开发荔枝蜜、荔枝干等衍生品,线上销售覆盖全国;为了实现农旅融合,他号召村民在大樟溪畔打造微度假基地,荔园露营、房车基地、乡村美食等项目让村民农闲季也赚钱;为了实现基建赋能,他努力从闽侯县农业农村局争取到90万元资金,用于完善荔枝园周边道路、冷链设施等。
首届上洲荔枝文化节的举办更是点睛之笔。通过“福荔”义卖、露营采摘、产业论坛等系列活动,不仅激发了消费需求,更让“上洲元红”品牌认知度大幅提升。
上洲元红荔枝收购均价从2021年的每500克8元涨幅到今年的14元,全村最大的种植户林宪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比以前增收10万元。一名村民说:“陈书记让我们的荔枝卖得更快、更远、更好!”
目前,上洲村已形成“本地特产+采摘园+滨水休闲”的多产融合模式,荔枝从季节性商品升级为“四季产品”。目前,陈点成正推动试种井岗红糯、观音绿等11个荔枝优新品种,持续壮大荔枝产业链。(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
下一篇:两岸青年可报名电竞争霸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