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罗源的鹤屿村,那 600 棵古荔宛如时光的守护者,静静守望著村民们的乡愁。它们历经岁月沧桑,粗壮的枝干仿佛是村民们记忆的脉络,承载着无数的故事与情感。每到荔熟时节,那满树的鲜红荔枝如同一串串玛瑙,散发着浓郁的果香,勾起村民们童年的回忆。古荔们见证了村民们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它们就像是一位位沉默的老友,默默陪伴着村民们,让那份浓浓的乡愁在岁月的长河中永不消散,成为鹤屿村独特而珍贵的印记。
根植心田的荔枝红
——罗源鹤屿村600棵古荔守望村民乡愁
村民采摘荔枝招待客人。刘其燚 摄
盛夏,罗源县松山镇鹤屿村的600棵古荔枝树再度披红,这灼灼枝头红,是无声的乡愁,召唤在外游子归航。
鹤屿自然村毗邻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曾是罗源湾一个小岛,后因松山围垦与陆地接壤。岛上居民早年搏击风浪以捕鱼为生,如今过半村民从事水产养殖。
村中的这600棵古荔枝树,树龄最长达230年,最短也在150年以上,它们由村中郑氏家族的祖先亲手栽下,曾是村中的一个经济来源。随着乡村振兴号角吹响,村民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百年荔枝林成为深植在鹤屿人血脉中的印记。
“红了!满山都红了!就等你!”
海风捎来荔枝熟透的讯息,鹤屿自然村后山,600棵百年荔枝古树披上红妆。累累硕果压弯枝头,也叩响了游子心门。
“哥,荔枝红透了吗?”电话里,外嫁闽侯近三十年的郑欣,声音带着小心翼翼的期盼。
“红了!满山都红了!就等你!”哥哥郑杰的回答,瞬间点燃郑欣的归意。
“没吃上这一口,心里像缺了一块,空落落的。”郑欣说。
鹤屿自然村所在的位置,曾是罗源湾中的一个小岛。1743年,鹤屿郑姓祖先孟尚公随兄弟自长乐游历到罗源,深深爱上了这个四周滩涂广阔、成群白鹭栖息的小岛,决定举家迁到岛上繁衍生息。鹤屿村的这600棵荔枝树,就是由当时的祖先们陆续植下的。或许是岛上的土壤、气候适宜荔枝树的生长,结出的果实果肉饱满,品质上佳。如今村中120户郑氏后人,家家守护祖先分下的几株“祖树”。
安顿好返乡的妹妹,郑杰提着小电锯,带领记者登上屋后小山包。山路蜿蜒,他边走边讲述古树的今昔:“祖上当年把荔枝树分给子孙,像分家产一样郑重。传到今天,每家都守着几棵‘祖树’。每棵树都是宝贝,每年稳稳当当结上百斤果。自家哪吃得完?但这份‘吃不完’,正是鹤屿人的福气——有客自远方来,我们最好的招待,就是现摘这树上的鲜甜!”
林间,从外地前来游玩的孩童被父亲高高托起,小手急切摘下枝头红果。晶莹果肉入口,孩子眼眸瞬间点亮:“真甜!我要住这里天天吃!”稚语惹得满林欢笑。
“过去,荔枝是我们的经济来源”
家人围坐,品尝新摘的荔枝。年近八旬的善住老人是鹤屿村“孤岛岁月”的活字典。“推开家门,眼前就是望不到边的大海。”他用乡音讲述。捕鱼是当时唯一活路,忙碌一天辛劳归航,桌面上亲人准备好的荔枝,成为生活里最奢侈的慰藉。
在老人记忆里,“孤岛岁月”浸透着咸涩:无电长夜,无路闭塞,最苦是淡水稀缺。老井打上的水透着咸味,洗衣竟析出盐花。
转机始于1975年一根根水泥水管的蜿蜒接入,更源于20世纪80年代村民们众筹修筑了连通村内外的道路。大家肩挑手扛,硬是用汗水和期盼,将“孤岛”与陆地紧紧相连。
这条路,也重塑了荔枝的使命。在“70后”郑杰记忆里,荔枝从舌尖慰藉,变为肩上责任。“小时抱草席上山守夜,就睡在树下。”他指着林间空地。守护的不仅是果实,更是全家的生计。“路通了,荔枝能卖岛外!一斤五六角,一棵树换六十多块,是笔大钱!在过去,荔枝是我们的经济来源。”祖先栽下的树,结出沉甸甸的希望之果。
“我们这辈人对荔枝树的感情很深,看着它们,我就觉得安心。”郑杰剥开一颗荔枝。
“这荔枝多像咱现在的红火日子!”
时代车轮向前,1992年,随着松山围垦的推进,鹤屿周边的大片海域和滩涂被开发,曾经近在咫尺的海岸线渐渐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工地。村民们放弃赖以生存的捕鱼业外出闯荡。
听闻南美白对虾市场广阔,常年与海打交道的鹤屿人果断抓住机会,率先投身于海产养殖的热潮中,并带动周边村加入海产养殖。行情好时,鹤屿自然村村民在全国各地的虾塘超过万亩。
如今鹤屿村生活天翻地覆,但后山那片葱茏的红,始终是村民们灵魂深处的温柔坐标。
荔枝红透时,虾塘大户郑新钦必定从连江驱车回乡。“我们的虾塘亩产600斤,一斤市价20元,一亩能卖出12000元,也能带动其他村的朋友们共同增收。”许久未归家,郑新钦惊叹于家乡的种种变化——罗源湾滨海新城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台商投资区内厂房拔地而起,村里道路也宽敞了许多……百年荔枝林见证着鹤屿人的生活蒸蒸日上,而自身依然保持着青春和茁壮。
“瞧这荔枝,红得多透亮喜庆!多像咱现在的红火日子!”郑新钦说。
村民纵使在滨海新城安家,鹤屿老屋也鲜少空置。一名在台商投资区工作的年轻人道出心声:“城里房子是‘住’,老家才是‘家’。推窗见屋后老荔枝树,心就特别踏实安宁。现在已经不用靠售卖荔枝补贴家用了,但荔枝树仍是我们心中的寄托。”
如今,乘乡村振兴与全域旅游春风,借新媒体之翼,百年荔枝林吸引八方访客。古树被赋予时代新角色——不仅是鹤屿的记忆长卷,更是乡情与魅力的象征,诉说关于根脉、守望与甜蜜传承的故事。(记者 任思言 通讯员 高坤颖 刘其燚)
下一篇:陈点成:让“上洲元红”变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