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盛宴三坊七巷“开席”啦!那古色古香的坊巷间,仿佛瞬间汇聚了世间的匠心与技艺。传统的剪纸艺人在一方小小的纸上,灵动地剪出五彩斑斓的图案,每一刀都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祝福;漆艺大师精心打磨着每一件漆器,那细腻的纹理和独特的光泽,诉说着岁月的沉淀;还有那精致的木偶戏,小木偶们在艺人的操控下,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仿佛把人们带回到了往昔的时光。三坊七巷宛如一个巨大的非遗舞台,让人们尽情领略这传承千年的文化盛宴,感受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魅力。
19日,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古色古香的戏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精彩上演。福州古厝的温柔伬唱、莆田街头的竹梆脆响、同安渔村的欢腾鼓点交融,为市民游客带来一场跨越山海的传统文化之旅。
演出在国家级非遗项目福州伬艺《七溜八溜莫敌福州》中拉开序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郑怡和学生王丽用地道的“虾油味”唱腔,将福州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娓娓道来,引得在场观众阵阵喝彩。
“这首作品我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由福州俗语‘七溜八溜莫敌福州’而衍生,歌唱福州的山川人文和风俗风物,表达福州人对家乡的深情。”福州伬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晓岚介绍。
出生于曲艺世家的陈晓岚自幼受家庭艺术熏陶,自1984年进入福州市曲艺团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福州伬艺的传承与发展。她创作的福州语歌曲《金厝边,银乡里》巧妙融入伬艺元素,用本土味道唱出福州人的乡情。“我们既要守住传统的根,也要让非遗与时俱进。”她说,在景区进行非遗展演是一种很好的创新形式,既能让传统艺术走进大众视野,又能让游客近距离感受地方文化魅力。
来自厦门的省级非遗项目同安车鼓弄代表性传承人林明卿带来了《渔村新景》。她将歌仔戏元素融入传统车鼓弄。她告诉记者,她们组建的车鼓队常年活跃在基层,还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培养了一批小车鼓手。
省级非遗项目梆鼓咚代表性传承人黄璟特意从莆田赶来,表演的《妈祖花》同样精彩。她希望通过展演活动,让更多人了解梆鼓咚的魅力,在观众心中种下传统文化的种子。
“在公众号上看到活动预告,我特意提前半小时来占位置。”来自湖南的游客张婧告诉记者,在这样充满历史韵味的古厝里欣赏原汁原味的非遗表演,实在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据悉,本次活动是福建省艺术馆推出的“周末戏相逢 非遗正青春”主题展演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活态展演推动非遗保护传承。(记者 燕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