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筒玩具可轻易刺穿生肉和西瓜!这一现象令人震惊。家长们务必提高警惕,快速查看家中是否有此类危险玩具。针筒玩具看似普通,实则隐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其尖锐的针头能轻易穿透生肉和西瓜等物体,倘若被孩子误触或玩耍,极有可能对孩子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如刺伤眼睛、皮肤等。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应立即对家中玩具进行排查,杜绝这类危险玩具的存在,保障孩子的健康与安全。”
一个针筒、一个捏捏乐,组成了一款近期风靡校园周边文具店的儿童玩具产品。针筒看上去和医院使用的注射器几乎一样。网络视频宣称,这款玩具玩法简单,十分解压,只需要用针筒把空气注入玩具中,形成空气泡,再去捏爆泡泡就可以。
不少家长表示,此类玩具非常危险,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这款玩具已经在北京、四川、江西、广东多地校园周边出现,这款玩具需要使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玩具中,注射器作为尖锐物体,家长们担心在孩子手中传递会发生意外。
家长们的担心不无道理,在云南就已经发生小朋友因为玩这种玩具伤到眼睛的医疗案例。据调查,这款针筒捏捏乐解压玩具,在网购平台均有销售,价格在1~30元之间,商家们多数在强调被注入空气的玩具使用了环保安全的材质,却不提注入空气的注射器的安全隐患。
实测:“针筒玩具”可轻易刺穿生肉和西瓜
针筒玩具的注射器穿刺力到底如何?总台央视记者从网上购买了一款捏捏乐针筒玩具,并对其注射器的穿刺力进行了实测。
记者摘下针筒玩具中的注射器针套,发现其外观与医疗针筒并无二致,唯一的区别在于尖端部位为平角而非锐角。为测试其穿刺力,记者首先用注射器刺向生肉。结果显示,无需使用很大力气,注射器便轻易穿入生肉,过程几乎不费力气。
随后,又将目标转向西瓜,注射器同样毫无阻力地直接刺入西瓜,且整个针头一次性全部进入西瓜内部。
市场监管部门:此类玩具存安全隐患
这种产品主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总体销量可观,深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期针对此类玩具做了一次检测,发现该玩具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表示,这款产品明示的年龄是3岁以上。按要求,3到8岁儿童使用的玩具,若存在功能性锐利尖端要设有警示说明,而这款产品并没有,故而无法提示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警示刺伤的风险。
经检测,本次采集的27批次样品中,26批次产品注射器及针头,属于含有功能性锐利尖端,但未设警示说明;还有12批次产品的塑料袋薄膜不符合标准要求,袋的平均厚度和最薄厚度均小于规定值,且正反面均未打孔。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强调,经专家综合研判后,认为这款产品确实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建议消费者——
不要给孩子购买使用含有注射器针头的玩具,这种产品有功能性锐利尖端,即使有警示语,在儿童玩耍时仍可能会刺伤皮肤,对儿童人身造成伤害;
其次提示生产者应当提供安全性更高的替代工具,或改进玩具塑胶体的原材料配比、生产工艺,使非锐利尖端类工具也能实现玩耍功能。
有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为何能线上销售?
这样一款具有安全隐患的“三无”产品,为何会被包装成儿童玩具堂而皇之地在网络购物平台销售?又该如何监管?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朱巍分析,首先可能是监管部门对相关的产品没有作出定性的处罚;其次对产品本身,包括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都没有对产品本身的性质,包括产品能否生产、适合几岁孩童玩等问题作出定性。目前,在相关管理部门没有定性前,平台很难做到普遍性处理。
朱巍分析称,若要让这类针筒玩具在网络平台禁售,需相关部门给予定性,一旦作出此类处罚,互联网平台及电子商务平台应当依法下架相关产品。
朱巍还称,如果已经造成相关伤害,若相关部门在办理案件时发现此类产品问题并非个案,而是具有普遍性,可依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互联网平台发送司法建议,这种司法建议应被视为对事件性质的最终认定之一。相关平台在接到行政处罚决定或司法建议等指令时,均有义务依法下架涉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