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高新区今年展现出对新市民、新业态群体的关爱与支持,积极打造至少 20 个暖“新”驿站。这些驿站如同温暖的港湾,为忙碌在高新区的新就业群体提供了一处歇脚之地。在这里,他们能在疲惫时喝上一杯热茶,在闲暇时与同伴交流分享。暖“新”驿站配备了舒适的座椅、充电设施等,满足新群体的基本需求。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高新区传递温暖、凝聚人心的象征,让新市民、新业态群体在这片土地上感受到家的温暖与关怀。
助力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生活,参与基层治理
高新区今年至少打造20个暖“新”驿站
日前,福州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印发《关于建设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旨在加强对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的关心关爱和管理服务,助力新就业群体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参与社会治理。
根据《方案》,福州高新区今年至少打造20个新就业群体暖“新”驿站、20个“友好场景”。
外卖员在高新区安里社区暖“新”驿站就餐。
建驿站 绘地图 划车位
新就业群体随着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希望有更多能随时歇脚、获得补给的场所。对此,福州高新区将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工会驿站等阵地资源,依托企业网点(站点)、商超门店、物业岗亭、街边设施等现有资源,分级分类、因地制宜打造使用方便、交通便利的暖“新”驿站。根据《方案》要求,暖“新”驿站应配备休息座椅、饮水机、微波炉、充电设备、无线网络、图书报刊等基础设施,同步提供党员报到、政策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
有了暖“新”驿站,但要如何查找?福州高新区将突出展示全区暖“新”驿站等关键服务点,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便捷、直观的服务信息指引;在商圈、楼宇、小区入口或显眼处黏贴、摆放“友好地图”,地图中标明出入口、楼栋布局、暖“新”商家、卫生间、充电换电等位置信息,为快递员、外卖员提供导航指引,精准定位,提高配送效率,解决新就业群体“找路难”问题。
此外,福州高新区计划在主要道路、商业街区、居民小区周边等新就业群体活动集中区域,合理规划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临时停车点,加强对停车秩序的管理,解决新就业群体“停车难”的问题。有条件的区域,设置快递、外卖配送车辆专用通道,保障配送车辆的优先通行权,减少配送时间。
高新区安里社区依托长者食堂打造暖“新”驿站。
招商家 列清单 办实事
考虑到新就业群体在工作中常面临突发情况,福州高新区将招募一批暖“新”商家,为新就业群体提供三大服务,包括:饮水、充电和餐饮优惠等基础服务;空调、卫生间和歇脚休息等便利服务;清凉油、碘酒和藿香正气水等应急服务,让新就业群体从无处落脚到处处有家。
同时,聚焦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制定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常态化开展儿童看护、义诊、法律咨询等暖心服务,发动社区党员、暖“新”商家等组建志愿者队伍,开展“微心愿”认领活动,帮助新就业群体解决难题诉求,传递温暖。
开课堂 强培训 促参与
依托学习强国、微信公众号等平台,福州高新区将定期推送党的理论知识、行业政策法规,引导新就业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动态了解新就业群体诉求,列出“赋能清单”,依托志愿服务组织等力量,不定期开设“微”课堂,开展职业规划、法律维权、兴趣培育、安全救助、应急消防等课程,赋能新就业群体素质能力提升。
基层治理也需多元力量参与,福州高新区将推动新就业群体到社区报到,参与基层治理。邀请新就业群体参与社区活动,增进与社区居民的交流互动。鼓励引导外卖员、快递员等新就业群体担任政策宣传员、安全网格员、文明引导员、民意信息员,引导融入基层治理,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区归属感和社会认同感。(记者 肖远强 通讯员 谢晖玉/文 福州高新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