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道球,这位传奇人物,以其非凡的商业眼光和对美食的执着,将古蒸鱼燕推向了全国的舞台。他凭借着对传统工艺的坚守与创新,让这一美味得以传承和发扬。
在他的努力下,古蒸鱼燕的鲜美声名远扬,从南方的小巷到北方的餐桌,都能品尝到那独特的滋味。300 多年来,他的坚持如同一条看不见的丝线,串联起了一代又一代食客的味蕾记忆。
他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渠道和方式,让古蒸鱼燕走出了地域的限制,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美食之一。他的故事,不仅是关于商业的成功,更是关于对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坚守,书写了一段延续 300 多年的鲜味传奇,让古蒸鱼燕的美味在时光中熠熠生辉。
肉燕在福州家喻户晓,可是你知道鱼燕吗?顾名思义,鱼燕就是用鱼肉做成的燕皮,入口别有一番风味。近日,省文旅厅公布第六批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来自马尾区的林道球以“福州古蒸鱼燕制作技艺”名列其中。
林道球。
在三坊七巷主街上,有一家福建老字号品牌店“古蒸燕”,这是林道球于2022年初在此开设的。“我们选用青鳗鱼,去头尾后顺势刮鱼肉,配合细密刀法将其剁碎制成鱼泥,兑上番薯粉揉成长条并切成小段擀成鱼燕皮……”在店内,林道球在招呼游客品尝古蒸鱼燕的同时,还不忘向大家介绍制作技艺。
记者看到,古蒸鱼燕晶莹剔透,形似元宝,一口尝下,细而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
古蒸鱼燕是林道球的先祖林宗发于1681年开创的。当时,他在连江从事鱼贩生意,有鱼卖不完就倒掉,浪费极大。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以鱼为皮,以肉为馅,加工鱼产品,林家人将这种产品取名为古蒸鱼燕,至林道球已经传承了第九代。1881年,林道球的曾祖父林学積在连江县城魁龙境内开店,专门售卖古蒸鱼燕,次年将商铺字号取名为“古蒸燕”。
1976年,12岁的林道球开始跟着父亲传承祖上这门技艺。1990年他在朋友的邀请下,带着古蒸鱼燕制作技艺,闯荡武汉创业,以武汉为基地,生产古蒸鱼燕销往全国。经过几年的打拼,产品逐渐为市场认可,销往长沙、重庆等十几个城市的五星级酒店,并在西安、济南、南京、南昌等地创办专卖产品经营部,最高峰时年营业额达到八九千万元。
生意蒸蒸日上,可林道球却高兴不起来。“在酒店里,我们的产品除去包装,被端上餐桌,叫什么菜名的都有。食客认可这道美食,但不知道它叫古蒸鱼燕,更不知道它来自福州。”他说。
于是,林道球作了一个决定:回家乡福州发展,打响老字号品牌。2016年,响应福州市政府招商引资政策的号召,林道球回榕创业,并于2019年在马尾区开办福州闽亿食品有限公司,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古蒸鱼燕系列产品,传承“古蒸燕”老字号。
“古蒸鱼燕技艺能保留至今,品质制作不断创新至关重要。”林道球说,在祖辈古蒸鱼燕配方和工艺记录的基础上,他们结合现代饮食结构、营养需求加以调理创新。如今,除了传统的古蒸鱼燕,还开发出了鱼燕馄饨、古蒸鱼饺、古蒸烧卖等系列产品。同时,借助冷冻锁鲜技术,古蒸鱼燕通过门店、展会、电商等多种渠道,走向了全国各地。
林道球还将古法非遗技艺和当代创新食材结合,开发出牛肉、番茄、鸡肉等不同风味的意蛋面,以蛋清制面,打造国风面食品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记者 马丽清 通讯员 江超云 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