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祠台村:枇杷村奏响振兴曲
创始人
2025-05-09 23:02:53
0

连江祠台村,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奏响了振兴的激昂乐章。这里的枇杷园如诗如画,漫山遍野的枇杷树在阳光下闪耀着金黄的光芒,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村民们精心照料着这些枇杷树,用勤劳的双手收获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将枇杷加工成各种美味的食品,远销各地,为村庄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同时,村中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村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祠台村,正以枇杷为媒,在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展现出勃勃生机。


老师跨界研究种植,船员变身新农人,打响“东湖早”品牌

连江祠台村:枇杷村奏响振兴曲

“雕盘带露摘枇杷,翠滴金丸溅齿牙。”眼下是枇杷上市的旺季,连江县东湖镇祠台村是福建名牌水果“东湖早”枇杷的发源地。近日,记者走访了这个“枇杷村”。

祠台村全景图。

老区有新貌 村民家门口上班

东湖镇地处连江县城北郊,素有连江北大门之称。这里水源充足、气候宜人,适宜种植枇杷、水蜜桃等水果,是连江有名的瓜果之乡。

祠台村位于东湖镇北部,与福州现代物流城毗邻,系省定革命老区基点村。

乡村要振兴,生态要宜居。漫步祠台村,136县道穿村而过,村文化活动中心、半山溪小公园、卫生所、供销社、祠台小学以及连锁超市等配套齐全,呈现宜居新貌;不少村民门前有花、门后有菜,檐上还有燕子窝,呈现“谁家新燕啄春泥”的田园风情。

“村里实施了‘我爱我家’人居环境整治红黑榜以及文明积分制度,配备了公共厕所,提升了村容村貌。同时,对双头坝水库下游1.5公里的河道进行了整治,在河道两旁配套了机耕休闲道、路灯、绿化树等,打造了一条景观长廊。”祠台村党支部书记江进宝介绍说。

村子有新貌,村民有新路。江进宝告诉记者,村民们或从事粮食、果树、蔬菜等农业生产,或到家门口的福州现代物流城上班。比如,与祠台村相邻的中国(连江)海峡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是全省最大的现代化农产品智慧物流园,可吸纳就业人员2万人。

村里的双泡泉井。

据当地村民介绍,村内还有一处令人称奇的古水井,名为双泡泉井,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村民们称之为“上井”与“下井”。两口水井虽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连通。《祠台双泡泉井》一文写道:当“上井”的井水漫到一定高度时,就会通过暗道流入“下井”;井水常年保持稳定,即使是大旱之年,也从未干涸。

古水井旁有一大石臼,像一口大锅,深约50厘米。“过去,这是大人们的洗衣盆。我小的时候,每到夏天,孩子们喜欢往石臼里加满清凉的古井水,当成天然的洗澡盆。”江进宝说。

个大饱满的“东湖早”枇杷。连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老师跨界研究种植 让枇杷享誉省内外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兴旺。“说到祠台村,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枇杷。”江进宝说,村民种植的“东湖早”枇杷享誉省内外,备受市场青睐。

第一株“东湖早”枇杷出自祠台村。

今年77岁的江新官是村里的“枇杷大王”,曾种植枇杷300亩。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的果园里忙活,果园里种了枇杷、橙子,还养了鹅。江新官退休前是一名数学老师,常利用空闲时间研究枇杷等各类果树种植。20世纪80年代,原耕山队枇杷园中发现了一株优良单株。“可以说是‘万里挑一’,一万株里只有这一株十分特别。”于是,他着手嫁接育苗,总共培育了300多株。经过几年的种植后,发现这一品种的枇杷具有早熟、果大(平均单果重59.2克,最大单果重100克左右)、不易裂果等特点。

后经省、市专家鉴定,该品种是早熟枇杷的优良单株系,因此定名为“东湖早”。此后,“东湖早”成为福州枇杷市场主推品种之一。“东湖早”枇杷的相关研究项目,还荣获福州市2003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小小枇杷果,成了村民增收的致富果。东湖镇党委宣传委员林大宾说,目前“东湖早”枇杷主要分布在祠台村、天竹村、洋门村等地,种植总面积达350亩,年产量35万公斤,产值约700万元。

江岩云采摘农场的枇杷。

新农人接力探索“枇杷+”模式

乡村要振兴,人才是关键。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枇杷市场,祠台村如何念好“枇杷经”呢?新农人江岩云给出了答案:探索“枇杷+”模式。

在他的家庭农场里,漫山遍野的枇杷树被成串黄澄澄的枇杷果压弯了枝头。枇杷果表皮金黄、个大饱满,咬上一口,酸甜的汁水瞬间在口腔迸发,让人回味无穷。

“今年我种了600多株‘东湖早’,每株能产35公斤果子,一公斤能卖16元至32元。”江岩云说。

江新官在果园里采摘夏橙。

江岩云曾是一名远洋船员。2013年底,他返乡创业,从父辈手中接过枇杷种植的接力棒,推动枇杷种植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成了连江首位特聘农技员。

江岩云不断尝试运用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并借助新媒体向全国网友推介“东湖早”。如今,他在种植“东湖早”枇杷的基础上,种植了脐橙、草莓等多种水果,探索出“草莓+西瓜+水果玉米”的轮作模式,实现一年四季皆有果实采收。

半山溪小公园。

村村有风景

打造现代物流城“后花园”

祠台村是东湖镇加快乡村振兴、打造福州现代物流城“后花园”的一个缩影。

在祠台村的周边,天竹村是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省级生态村;洋门村打造了座洋山红色生态旅游基地,拥有将军亭、红军走廊、抗日洞等景点;岩下村拥有连江现存建筑面积最大的清朝古民居留耕堂;东塘村有“水蜜桃之乡”的美誉……

当前,东湖镇积极探索“跨村联建”发展模式,联合天竹、岩下、祠台、洋门村成立上半区中心村党委,深挖畲族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古厝文化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观光、研学旅游等产业,共同打造“恋上东湖”区域文旅品牌。据统计,这些村子近3年累计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带动群众增收近400万元,2024年祠台村等4个村集体收入均完成20万元目标任务,勾勒出了一幅幅富村山居图。

□交通小贴士

驾车从福州市区出发,经绕城高速,出连江北(东湖)收费站,即可前往东湖镇祠台村。(记者 郑瑞洋/文 包华/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左海新能源:逐绿向智 驭“数”... 左海新能源,正以其独特的姿态逐绿向智,驭“数”而舞。在绿色发展的浪潮中,它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坚定地...
青少年AI机器人赛道虚拟仿真机... 在充满科技气息的赛场上,青少年 AI 机器人赛道虚拟仿真机器人比赛总决赛隆重举行。501 支队伍齐聚...
国资职工有了AI人才培养基地 在当今时代,国资职工迎来了全新的机遇——AI 人才培养基地的诞生。这一基地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为国资...
台江上海街道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 在台江上海街道,一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街道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参与,...
福州市勘测院携“黑科技”亮相数... 在数字峰会的舞台上,福州市勘测院重磅亮相,带来了令人瞩目的“黑科技”。这些先进的技术仿佛是一把把智慧...
赵丽颖“打卡”福州非遗 罗源畲... 赵丽颖“打卡”福州非遗,罗源畲族传统服饰凤凰装精彩亮相。那一抹绚丽的色彩,如凤凰展翅,惊艳众人。精致...
连江:掘金智慧牧场 扬帆数字海... 连江,一座充满活力与创新的城市。在这片土地上,掘金智慧牧场正蓬勃兴起,现代化的养殖设施与先进的科技手...
严打伪劣种子 守护丰收希望 在农业的广袤天地中,伪劣种子犹如隐藏的恶魔,时刻威胁着丰收的希望。它们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不仅让农民...
鼓楼检察院:心中有“数” “智... 鼓楼检察院,宛如一座智慧的灯塔。心中有“数”,它凭借精准的数据洞察,犹如拥有一双敏锐的慧眼,能清晰捕...
走进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 走进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人工智能赛道,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智”界。在这里,“脑洞”纷纷成真,参...
数字峰会分论坛展现“数实共生”... 数字峰会分论坛犹如一扇通往“数实共生”崭新未来的大门。在这个舞台上,各路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汇聚一堂...
福州空港启用“区块链+数字人民... 28日,元翔福州空港与中国航信正式签约,将“区块链+数字人民币”结算新模式应用于旅客航班费用结算场景...
第七批“福建老字号”名单公布!... 第七批“福建老字号”名单正式公布啦!这无疑是福建商业领域的一大盛事。其中,福州的众多企业脱颖而出,成...
来数字峰会现场“梦幻联动”!沉... 在数字峰会现场,一场令人震撼的“梦幻联动”精彩呈现。沉浸式游船宛如时光穿梭机,缓缓驶过,政商精英们置...
玩转第八届峰会数字应用场景|数... 第八届峰会的数字应用场景中,数字文旅体验线堪称一大亮点。踏上这条体验线,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
“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系列活动... “有福之州·对话未来”系列活动亮点纷呈。活动涵盖多领域前沿对话,汇聚各界精英,思想碰撞激发出无尽创意...
数字福州建设成果丰硕 “数字福州”建设成果丰硕。在城市治理方面,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交通、环境等多领域的精准监测与高效管理,...
黄家昌:为医疗行业开发应用平台 黄家昌致力于为医疗行业打造应用平台。他凭借着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对医疗领域的深刻理解,全身心投入到这一伟...
左海会客厅|8位院士专家共话科... 左海会客厅迎来了一场极具意义的盛会,8 位院士专家齐聚一堂,共话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他们怀...
中国移动创新科技把“未来”端来 中国移动以其卓越的创新科技,仿佛将“未来”端至眼前。在 5G 领域,它犹如一道闪电,快速构建起万物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