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年】2017年2月10日,山东滨城,元宵节前,一个孩子在玩纸灯笼。在山东农村,孩子们有元宵节前打灯笼的习俗,纸做的芦花灯在当地已经流行了一百多年。
在当地的农村集市上,大多数纸糊芦花灯来自惠民县的农村老人,那里制作纸糊灯笼的传统仍然保留着。
春节前的冬天做灯笼,从元旦开始,农村孩子买这样的灯笼是一种享受。
然而,带电池的塑料灯笼现在更受欢迎,也更漂亮,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灯笼。
但有新生儿的家庭还是会买两个这样的纸灯笼,遵守元宵节习俗,让孩子象征性地打灯笼,寓意照亮未来。如果把灯笼掀翻烧了,说明烧得越多,越旺。
农村集市上卖纸灯笼的大多是老年人。他们骑着电动三轮车走几百英里去卖灯笼,每辆两美元,他们每辆大约赚50美分到1美元。
一个大的收藏可以卖50-60,几百,赚几十块钱。
这样一包蜡烛,我记得小时候才几毛钱,现在在一个大型的农村聚会上已经卖了一两块了。
这种圆形蜡烛每包五美元。
这是一支蜡烛做的火炬。小时候经常用白菜根挖坑,里面放油浸过的棉絮。大一点的孩子点燃火把而不是灯笼。
在过去的一年里,随着二胎的全面开放,纸灯笼也卖得很好,一些家庭一下子买了几个。
传统的庆祝方式直到元宵节后一年才结束。如今人们为了生活奔波,有时候过年都不能和家人团聚,更别说元宵节了。他们只是看到晚上街上点亮的纸灯笼,他们想念他们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