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餐厅、中标校庆纪念品制作,商场试水崭露头角
说到创业,黄俊捷首先想到的是他在大二下学期的第一次尝试。虽然结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帮助他获得了很多经验。当时吉林吉大致远公司下属的朝阳校区致远餐厅,想让同学帮忙经营。这一难得的创业实践机会瞬间点燃了黄俊捷的创业激情。他和其他四个同学马上组成了项目申请小组,在审核中大有作为。“稿子反复检查了三四遍,最后其他队伍参赛。但没想到,这真的只是一个开始。”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创业经历,黄俊捷总会想到“不成熟、没有经验、太年轻”这几个字。经营一家餐厅,要考虑各种问题:销量,员工排班,厨房和前台的关系.
作为一个不到20的普通学生,怎样才能让那些年龄够做自己长辈的人听取自己的意见,无疑成了最大的难题。
此外,朝阳校区距离中心校区较远,来回奔波也让他和他的团队身心俱疲。随着成员的不断退出,原本五人的团队只剩下一个黄俊捷。然而,困难并没有击倒他。几经周折,他有了自己的商场经验,只有简单的四个字:
“信任”、“真诚”。什么是真诚?面对社会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和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需要将心比心。如何信任?日复一日,孜孜不倦地做最简单的事情,不断提高同学和餐厅员工的工资。后来因为公司战略调整,致远餐厅的变更,团队的餐饮运营圆满结束。整个过程中领导、老师和学生的心血证明了冀大学生的创业之路是可行的,也促使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有了第一次创业的准备,他逐渐变得大胆起来。凭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发现商机的洞察力,他和同伴们把目光聚焦在即将到来的70周年庆典上。“原来的纪念品比较单调,外观也不美观。我们想在这个基础上创新,所以才有了这个天鹅胸针。”
为了计划的稳妥,他们提前设计好图纸并制作了第一批样品,胸针别致的造型让他们一举中标。
“这次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拿出了真品。”黄俊捷再一次清醒地认识到,要想取得对方的信任,必须要有真材实料,
“当别人做不到的是只有你能做到,别人才会相信你、重视你。”
“创业可以让我与众不同,但是知识才能让我鹤立鸡群”
每个人利用时间的方式不同,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作为双顶大学的学生,学业繁重,创业活动往往很急,不能耽误。黄俊捷的时间只有24小时,这让他花了很多时间在平衡学习和创业上。
创业的时候投入了太多的精力,所以多多少少对业绩有一些影响。意识到这个问题后,他开始努力挽回创业失去的时间。
“学会舍弃真的很重要,不会舍弃只能让自己力不从心、恶性循环,因为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应该用有限的时间做最有意义的事情。”
此外,他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持充足睡眠,不熬夜创业”是他给自己定下的原则。想要提高效率,必须要有出众的能力,而课堂无疑是获取知识的最佳场所。作为商学院的学生,黄俊捷受益匪浅,课本上分享的经典案例和老师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他的创业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和智力支持。
虽然他的学习成绩逐渐稳定,黄俊捷喜欢阅读一些与商业有关的书籍。“联想自己的创业经历,你会觉得书上的东西很有道理,后悔为什么不早点学这些。”为了更好的把书本上抽象的知识和新鲜的创业经验结合起来,
黄俊杰每天最注重的就是对自己的反省,他认为,这是学以致用的关键。
每一次失败的原因,每一个可以完善的细节,每一次失败的灵感.正是这种自省精神,让他更加成熟,可以在创业中少走弯路。
“大学四年是我成长最快的四年,也是受挫最多的四年,创业可以让我与众不同,但是知识才真正能让我鹤立鸡群。”
收集灵感、及时反省、向未来看齐
说起日新大厦的菜鸟驿站,大家都很熟悉。在尝试了多种创业操作后,黄俊捷最终将发展目标瞄准了新兴的物流行业:
“前十年看电商,后十年看物流。谁能更好地管理流量、把握客流服务,谁才能成为最后的赢家。”
正是凭着这种过人的远见和商业敏感,他选择了这个一开始并不被看好的行业。虽然有前期创业中获得的人脉做铺垫,但这个起步还是很艰难的。新成立的菜鸟驿站面临着学校各个快递点的竞争。母公司的优势是一方面,但创新无疑是最重要的。从备件的堆积到自助取件,再到今天的多件扫码,菜鸟驿站效率更高,取件环境越来越好。据菜鸟驿站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天的取件流量可以达到2000件左右。“双十一”期间,每天的取件流量几乎每天都能达到上万件。
借此机会,黄俊捷从客流方面窥见了菜鸟驿站未来的商机:“其实客流也是很好的资源,用流量来发布信息是个不错的选择。”黄俊捷希望在未来与更多的企业和学校协会合作,将菜鸟驿站变成一个信息集散地。
同学们提供更多便利。其实在建立菜鸟驿站之前,黄俊杰首先将目光投向了电商方向,但是由于缺少经验,选择了在电商方面不具备优势的珠宝行业,最终铩羽而归。再次从零开始、摸爬滚打,黄俊杰没有气馁,在吸取方向选错的教训之后,重新整理思路、收集灵感。
“平时在生活中会有很多灵光一闪的新想法,这种时候就要赶快记录下来。”远见不会凭空而来,正是生活中那些看似不值一提的灵感,汇集成了他心中的宏伟蓝图。
在日常生活中,他还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就是收集街边和宿舍走廊里的广告单,研究广告中的定价、宣传方式和店面布置。“创业不是闷头苦干,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虽然多次被亲人朋友嘲笑成“收破烂的”,黄俊杰依然乐此不疲因为“做一件事情就要做到最好,细节决定成败。”这是他对于优秀二字的诠释。
“我本人喜欢做有困难、有挑战的事情。”书写创业计划时的绞尽脑汁也好,投身运营时的遍体鳞伤也罢,品尝到成功喜悦的那一刻,以往的所有痛苦都化作过眼云烟。因为喜爱所以不曾放弃,因为期待所以更加努力,学有所用、用有所长,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学习和创业精神,黄俊杰在创业路上一步步拓展攀登,挥洒汗水、不曾停歇。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http://app.cy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