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始终在线,窥见未来工作形态微光 硅谷始终在线,窥见未来工作形态微光
创始人
2025-07-12 13:15:56
0

(原标题:硅谷始终在线,窥见未来工作形态微光)

持续数月的疫情,让线下工作场所停摆,无数职场人被迫在家工作。然而这样的在线“新常态”,却意外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工作的样子:

在硅谷,谷歌、、等科技公司的员工有条不紊地转向线上工作;

线协作工具的实时用户量达到史上最高数字、微软旗下的一周用户量上涨1200万,还在不断攀升;

传统工业、医疗行业正在努力拥抱新技术,转型意愿非常急切……

扎克伯格甚至在近日表示,他预计在未来5到10年间,将有一半的员工可能将远程办公。

兵荒马乱中,许多在线场景被(或者说“被迫”)大批量地应用,传统行业同样因为这只黑天鹅而加速了技术整合的脚步,而它们代表着的,很可能是加速诞生的未来工作形态。

硅谷始终在线,传统行业加速转型

在这次疫情中,许多硅谷大公司几乎可以说是无缝衔接到了线上工作。

电商巨头在疫情期间销售额大涨,工程师们虽然在家工作,仍然很繁忙。但是过去的“”传统(许多硅谷公司每周至少可以在家工作一天)让他们迅速适应了在线工作的新常态。“工作上用到的工具几乎都是在线的,不过在家以来,用来开会比以前多很多。”电商组的软件工程师H对钛媒体表示。Chime是Amazon自行开发的通信工具,可以用来群组语音或视频会议。

“连着公司VPN,工作方式跟原来的差别其实不大,沟通用slack、outloook,编程、写doc、完成ticket等也还是原来的工具。”LinkedIn的软件工程师X说道。

除了扎克伯格此前表示至少远程工作到五月底以外,Facebook还给员工免费提供Portal(可用于视频的硬件产品,Facebook此前开发,还未开始对大众销售),供员工在家方便地接入视频会议。

科技公司转向线上,难度并不大,毕竟过去大部分的工作用到的开发工具在线就可使用,沟通都是通过Slack、邮件或其他内部协作工具完成,也有很多自己开发的远程工作工具可以用,数字化水平已经比较高了。可对于一些缺乏基础的传统行业来说,远程工作带来的阵痛并不少。

在shelter-in-place的限制下,大部分企业必须接受员工在家工作的现实,却没有机会提前在流程、工具、政策等方面做好准备。美国国家制造业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Manufacturers,NAM)的调查显示,有80%的制造业企业都认为疫情会对自己的经营状况造成较大影响。

另一方面,在AI等新技术的冲击下,许多传统行业企业此前就面临着效能不高的问题,但是压力并不大,在疫情期间,经营压力加剧,降低成本、提升效能迫在眉睫。在NAM的问卷中,企业主们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疫情造成的资金流动性下降、打乱生产节奏。

“过去这可能不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但现在在crisis中,线下物业昂贵,成本增高,公司现金流紧张。这种时候,任何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效能提升和成本降低的技术,对他们来讲就非常关键,而不是说像以前可有可无,所以整合新技术的脚步加快了。”硅谷投资人、FusionFund创始人张璐对钛媒体表示。

这帮助打破了过去的一种“僵局”。张璐介绍道,在FusionFund搭建的CXO(500强企业的C-level)网络中,在疫情之前,不少企业管理者已经透露,他们正在试图搭建他们的数据科学团队,甚至设置首席数据官职务,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数字化转型以及企业架构变革。

“这个过程中实际上面临了很多的阻力,毕竟是引入一种新的变革。然而疫情让他们有了转型的急迫性。”

在众多努力转型的企业中,最值得注意的可能就是医疗领域了,因为他们不仅仅作为企业本身有提高效能、度过疫情危机的需求,更是直面病毒的企业、天然对能够加速研发和应对病毒的技术有更多的渴望。

“本身医疗行业往往需要软硬件结合、担心安全问题,所以和新技术整合的速度并不快。现在他们有了强烈需求后,仍然有几方面的要求:首先,可以远程部署;其次,可以在企业层级运行而不是云端运行,保证安全性。”张璐解释道。

张璐此前投资的Huma.ai,在疫情中加速应用:通过包括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技术的AI引擎,它能帮助医药公司加速药物开发,正符合安全性、远程部署的需求。“过去一个季度中增长非常快,很多资本和医药公司找到他们希望加快合作。”

在线工作辅助工具受关注

在这些企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不少在线协作工具的表现亮眼。

比如文初所说的Slack,在疫情期间实时在线用户人数达到了破纪录的1250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更新中。此前,由于简明的设计和协作功能,Slack在科技公司中被广泛用作项目管理与团队合作的工具。

另一个疫情期间高歌猛进的企业是Zoom。这家由华人创立的在线视频会议公司,在股市震荡中凭借飞速上涨的用户量成为美股黑马,用户人数也e从去年12月的1000万暴涨至2亿。它主营的在线多人视频业务在疫情中有着种种应用:企业会议、在线教学、甚至医生在线诊疗。

上文中,LinkedIn的内部会议正是通过Zoom来进行,小组内部的碰头聊天也会通过Zoom来进行。为了确保他可以支持10,000名员工,Equinix首席信息官MilindWagle设立了“虚拟技术吧”,基于Zoom打造了一个技术帮助中心,在全球范围内、7X24小时都可以使用。他还创建了生产力监控仪表板,该仪表板可跟踪所有内容,包括员工发送的消息数量、会议数量以及提交的代码量。Equinix还用Zoom来进行日常的“gupshups”,让员工可以在里面聊天放松。

Slack与Zoom,还有Microsoft旗下Teams的用户量暴涨,都是基于在线沟通、工作协同的需求增长,除了这些企业以外,围绕在线工作生态提供辅助功能的企业也迎来了高速增长期。

比如钛媒体记者此前测试使用过的的Otter.ai,这家公司主打用AI进行语音转录的业务,亮点在于可以实时转录,并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分辨不同的说话方。在大量在线会议进行的时候,这个功能的重要性瞬间凸显,Otter.ai向钛媒体透露,今年第一季度以来,Otter的营收增长比去年全年的销售额还要高。

到四月份,根据Gallup数据,全美已经有超过62%的员工在疫情期间远程工作,而这个数字很可能在继续增长中。

“一些科技公司领袖可能会借此机会进一步推动FutureofWork未来工作形态,比如Tiwtter的CEOJackDorsey已经宣布会允许员工永久的在家工作。”张璐提到。

一个习惯在线的未来:新兴组织架构及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应在线仍需要一点时间。虽然工具方面都颇为熟悉,上文提到的工程师H坦诚,以在办公室的效率100计,在家的工作效率仅有80%左右,因为线下讨论的机会会更多、流程也更简单。“不过也有同事说,他在家工作效率比较高,可能平常他花在讨论上的时间比较多,现在在家反而能专心工作了。”H表示。

“不过确实开会时间比以前多了20%-30%,这些会议我认为对于远程工作来说不是必要的。”另一位工程师X说道。比如此前两三天一次的组会现在改成每天一次,每两三周一次的和领导1V1会议也变成了每周进行,对于工作时间都有一定的占用。

在《Ayearwithoutpants》中,知名作家斯科特·贝尔孔到在线工作先行者Automation公司体验生活,写下了这本书。Automation公司是世界上少有的所有工作都远程完成的企业,然而却通过区区百人支撑起了全世界最大的网站服务商Wordpress的运营。在他的记录中,Automation的员工分布在世界各地,几乎不用邮件来工作,却能够通过各种在线工具敏捷、高效地完成任务,并且保持一种自由又互相信任的心态,提升团队工作效率。

像Automation这样的公司,在过去可以说是一个“异类”,然而在疫情过去后,不难想象,许多企业都会再次评估过去线下工作的效率、更多地关注真实的业务及运营需求。

近年来,自由职业潮兴起。不难想象,这些在各个领域有着专业技能的个体也会受益于这些技术、以及远程工作理念的进步,同时也鼓励更多人和企业尝试不同的组织架构,将在线工具有机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在未来,更灵活的在线工作形式,对技术又有了更多的要求:如何满足更好的跨时区工作需求?怎么样更好地进行远程的信息整合、提供更快的反应速度?这对于在线工作的种种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蕴藏着新的创新机会。

比如上文提到由FusionFund投资的Otter.ai,还有云计算开发平台Paperspace。Paperspace让大家能在云端完成机器学习及云计算开发,在疫情中发展迅速。他们此前发布的产品GradientCI让用户能够设置模拟开发环境,或是给数据科学家及工程师们提供一个共用的界面,可以说是把软件开发时的经验用在训练和部署机器学习模型上,让开发变得更有效率。在开发者社群建立了强力品牌后,过去一个季度Intel等大型企业也开始和他们合作,成为Paperspace的客户,建立云端企业级别的机器学习开发平台。

另一方面,在线工作也带来了更多对安全问题的担忧。云端的工作文件是否面临更高的风险?此前Zoom的用户就有大量被陌生人闯进会议室,打断会议甚至播放不雅视频的经历;去年7月,安全专家JonathanLeitschuh就发布过报告,指出黑客可以利用Zoom的漏洞控制用户电脑摄像头。虽然Zoom随之做了种种补救措施,潜在的风险还是让Google、SpaceX等公司都禁止员工在工作电脑上使用Zoom。

尤其对于传统行业公司,或是政府机构、银行,安全是他们转向云端工作及运营最重视的问题之一。在疫情期间寻找转型机会的这些公司,往往都对架构层级的安全保障有较高需求。

在此背景下,专注于容器安全(containersecurity)的NeuVector由于可云端部署、从底层架构保障安全的特性,迎来了一波客户量爆发潮,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近三倍,其中包括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U.S.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

由于疫情期间仍需要完成审批工作,FDA必须把远程工作、向云端转移提上日程,也就首先开始寻找能够保障架构层级安全的解决方案。这也就是疫情期间NeuVector从过去偏重科技领域(如思科)的客户群,拓宽到了大量传统行业的原因。

相关阅读

  • 2017分享经济报告:涉及八大行业医疗行业新兴职业、2.4 万亿市场规模的分享经济,还有哪些机会?
  • “触网”直播间 引领“小众圈”
  • 破局与创变,九大行业资深人士带你洞察未来
  • 互联网行业代表委员两会期间在关注啥?瞄准中国“智造”新机会
  • 医疗行业新兴职业
  • 互联网行业代表委员两会期间在关注啥?瞄准中国“智造”新机会
  • 破局与创变,九大行业资深人士带你洞察未来
  • 硅谷始终在线,窥见未来工作形态微光
  •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微信 百度 复制网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 全文 十...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
    浙江省特色小镇 浙江省特色小镇... 参考资料[1]特色小镇是什么?--浙江全面推进特色小镇创建综述.[引用日期2016-06-09][2...
    08年的金融危机是什么 金融危... 如今更多的人都在发出疑问:经济危机金融危机做什么赚钱?这一问题,让人深思,在此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经...
    诺奖得主:08年金融危机新兴行... 诺奖得主:从大萧条、08年金融危机看凯恩斯主义的产业政策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结构转型、经济下行与政策...
    新兴行业农业2018 新兴行业... 8月29日,首届中国农业服务产业峰会在济南南郊宾馆蓝色大厅隆重举行。此次峰会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考新兴行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新话题,但一直是基层干群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成为推动乡村...
    2018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示范建... 四川新闻网资阳8月8日讯(记者杨颜铭)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公布了2018年农业产...
    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新方向... 2018年,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纷纷制定战略,加快前沿技术研究,特...
    顾强:技术、大国工业、消费和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确定取消由《英才》杂志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于2019年11月22日在...
    对手《创业 我们的故事》之五 ... 10、马云:跟张敏的交流过程中我觉得我是被她的乐观和快乐感到深深地震撼,半个多小时我路上回去想了很多...
    《创业:我们的故事 《创业:我... 进入[对手]>>财经频道特别节目《创业:我们的故事》第三集创业如何绝处逢生讲述人:吴晓波主持人:陈伟...
    和君创业 和君创业 和君创业 雷士内斗两大主角投资人阎焱和创始人吴长江为使企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终于握手言和,吴长江回归雷士也已成...
    和君创和君创业业总裁李肃为何介... 8月16日上午10点,北京元辰鑫酒店306会议室,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带领他的团队正在约见媒体。李肃表示...
    和君创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和君... 多个中国“第一”第一家在本土创办并持续服务至今的管理咨询公司(1986年创办)第一家将理论研究、媒体...
    中国家电发力“一带一路”新兴市... 【编者按】2018年春季广交会拉开序幕,雨果网小分队再次抵达广州琶洲,紧随中国外贸出口风向标的摆动趋...
    中国银保监会 首页 中国银保... 国际养老金监督官组织(IOPS)北京年会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召开,银保监会国际部相关负责人对《金...
    ybc青年创业 ybc青年创业... 一个普通的下岗女工何霞,在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的帮助下创办了名为“山东大嫂”的劳务派遣公司...
    ybc走过7年 致力打造青年创... 截至2010年年底,谷丽萍所说的这个生态系统中,已经至少囊括了以下这些元素:培训和辅导创业青年300...
    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2019... UV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备注:2014年规模增速为16.4%)2018年,在传媒核心产业的...
    2019年上半年中国传媒行业发...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截至2019年6月6日,传媒板块整体估值(TTM,中值),传媒国企中占比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