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在股票型基金背景下,市场结构分化严重。每次大盘股蓝筹股进入调整期,都是中小企业活跃期,但总体来看市场风格还是以大盘股蓝筹股为主。2017年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涨幅均超过20%,其中上证50指数涨幅更为显著,达到25%,而创业板指数2017年跌幅超过10%。
2018年初以来,虽然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涨幅仍然较大,但上证50指数涨幅超过10%,沪深300指数涨幅也超过8%。但与此同时,创业板指数在近日反弹后也录得近3%的涨幅,改变了其过去不断下滑的表现。
光大证券策略师张安宁近日表示,经济下行预期持续,导致市场投资风格相对保守,更多追求业绩确定性。在经济下行预期下,估值较低、业绩增长较为确定的价值蓝筹股和部分消费白马享受着市场赋予的所谓“确定性溢价”,“要大而美”成为共识。此外,市场利率的上升也大大抑制了中小成长股的估值。
2018年创业板业绩或迎来拐点
创业板的利润主要由外延和内生两个方面组成。此前,由于大量并购;创业板的外延利润对创业板贡献很大。但2017年,由于再融资新规等监管政策收紧,并购数量减少;2017年创业板公司a大幅下降,外延并购的贡献;a股至创业板利润下降。但从今年创业板业绩预告来看,大部分创业板股票都在预期幸福,创业板的内生增长可能已经出现。
据Wind统计,截至目前,已有301家创业板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业绩预告,其中预增95家,扭亏9家,微增119家,历史前股票数量已达223只,占比74%。其中,也有不少个股双净利润预测,共计32只。
光大证券认为,虽然不排除部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外展并购;a少于预期,相当多的外联并购;a标的盈利能力强,业绩变化不大。预计创业板内生业绩增速将在2018年见底。
光大证券预计2017年创业板(不含文、乐视)增速在22%左右,而新拓展并购;一场演出将和2016年一样。
2017年内生业绩年增长率约为14%。然而,2018年,随着新延期的减少,延期并购的贡献;a到创业板表现下滑,创业板表现回归内生增长,内生增长率也可能见底。
创业板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
根据Wind的统计,无论是整体法下的PE,还是PB创业板的估值,近年来都处于较低水平,目前整体法下的PE约为40倍,距离历史区间下限不远。从PB来看,虽然还是比历史低点高了一点,但一般是近几年的地位水平。
创业板近6年PE数据
创业板近6年PB数据
再看代表性的白马股指数——沪深300指数,目前沪深300指数的PE已经达到了16倍。虽然与创业板的PE估值相比还是比较便宜,但其估值已经接近2015年19倍的最高PE估值。但创业板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差已收窄至21倍,也是近年来区间的下限。
综上所述,光大证券认为,2018年创业板会有更多的相对价值,或者会迎来一轮缓慢的牛市。光大证券进一步强调,目前创业板估值偏低,政策底部已经实现,业绩底部临近,机构持仓处于低位,已经处于“磨底”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依靠内生增长实现自下而上的业绩,创业板最终将迎来缓慢的牛市,对应的时间可能在3月或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