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振兴乡村,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让我们看看各地是如何依靠特殊资源建设富民产业的。
【福建省沙县】村容村貌,人民财富和小吃产业助力。
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随着沙县小吃做大做强,当地大力推动小吃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促进乡村振兴。在玉邦村的小吃街上,扁肉、芋头饺子、玉糕、拌面等特色小吃受到游客的称赞。
沙县位于福建省山区,耕地少,工业基础薄弱。以当地小吃为支柱产业,6万多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辐射带动30万人创业致富。同时,沙县农村人居环境也在不断改善,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全覆盖,基层养老设施逐步完善,大部分乡镇5分钟内实现高速运输。
【四川西昌】乡村振兴工业旅游新发展路径
在四川西昌,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发展路径。暑假期间,在西昌市海南街道办事处大石板村,一条3.5公里的景观带吸引了众多游客。这个景观带从去年开始已经被改造了。依托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闲置生产用房等资源,这里建成了琼海渔村文化休闲区。
【江苏宿迁】解决“最后一公里”,修复“幸福路”
在江苏宿迁,宿豫区的顺兴线兴福大道1号线吸引了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骑行者。杨柳依依的柏油路、碧波荡漾的世纪河、优美的环境让骑手们惊叹不已。
兴福大道1号线全长10.8公里,打造了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为一体的景观带。目前,宿迁市在交通不断改善的基础上,建立了“农路电商”“农路旅游”一体化发展模式。
来源: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