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不败现象意味着新股上市后立即受到追捧,股价持续上涨,短期估值快速提升,参与新股认购并中标的投资者可以获得更好的短期回报,而二级市场追涨的投资者将面临长期且无奈的套牢风险。长期以来,由于IPO具有可观的短期获利效应,相当一部分社会资本会长期沉淀在一级市场进行新的策略,而a股二级市场往往承受着IPO炒作后的高估值压力,增加了a股市场大幅波动的隐患,也影响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其实任何投资的回报都应该包含风险补偿,除非是供给瓶颈导致的稀缺性效应。然而,供给不足的问题是市场效率有限的情况。因此,a股应改革注册制,提高一级市场投融资效率,使投资回报覆盖风险因素,减少不合理投机造成的市场损失,促进股票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一是完善分配制度,减少控股集团报低价现象。
但自2019年7月科创板成立并启动注册制以来,a股首日破发的现象仍不常见,新股受追捧的情况并不少见。2019年7月22日至2021年9月18日,在科创板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41只股票上市首日平均涨幅为184.98%,仅1只股票首日破发,首日涨幅最大的股票当日涨幅超过12倍。当然,从2019年到2020年,a股市场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高估值的成长性品种受到市场青睐。自然,其新股IPO首日可以取得更好的业绩;2021年以来,以创业板为首的高价值品种市场走弱,市场对高价值品种的追求降温。这将发生在成熟的金融市场。2021年港股新股市场将有多次破发。
但2021年前9个月,科创板上市首日新股平均涨幅仍高达227.07%,新股人气持续不减。原因还是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存在问题,存在认购机构抱团报低价的现象。所谓“询价压价”现象,即在询价期间,新股认购价格较高的申报数量相对较少,申报价格大多处于较低价格区间。因此,按照排除最高申报价格的规则,IPO定价处于较低水平。IPO价格的估值水平低于二级市场可比股票的平均估值,然后IPO之后,IPO价格的高概率会被抬高,IPO不败的现象会持续下去。然而,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市场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利益。而且新股不败现象引发的市场投机惯性仍将推高次新股整体估值,二级市场仍将被迫承受较高估值压力。因此,要限制新股炒作空间,充分发挥注册发行的市场化机制,减少合谋、控股集团等不良行为对市场机制的扭曲。
2021年9月18日,上交所发布新修订的《科技创新板证券交易所发行与承销规则适用指引》第1号《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实施办法》。
否-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同日,深交所还发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业务实施细则》。上述新规主要围绕注册制下新股发行询价进行修订,也被市场视为“询价新规”。新的询价规定将高价格排除率从原来的“10%”降低到“3%”,同时简化了上述内容
“四值中较低者”定价的发布过程。“四值”是指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
总的来说,新修订的IPO发行规则使得新股的定价权更倾向于发行人。投资者与融资者充分博弈后,发行效率提高,新股上市首日溢价空间缩小,市场更关注新股价值空间而非投机机会。因此,新股破发的发生并不是特例。
第二,新股首日破发、新股不败的神话可能是过去式。
新股上市时,参与其中的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股票价值,而不是策略选择,新股上市首日被追捧或被市场冷落是正常的。当股票的价值判断更为重要时,IPO的套利空间将继续缩小,在一级市场囤积新资本或考虑调整其投资策略。那么,整体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有望提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将逐步平衡,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平衡将逐步实现,从而为市场的整体扩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是散户需要考虑新股发行时估值判断和市场投资趋势分析的战略安排。
当机构更多地从新股基本面价值层面参与新股认购过程时,散户可能无法延续“盲目打新股”的操作策略,因为破发新股的概率在增加。为避免IPO首日破发,散户还应考虑IPO价格的估值、上市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行业发展的周期阶段、a股市场目前的投资趋势以及a股本身的市场发展阶段。显然,过高的发行价面临着很高的破发风险,所以散户不能不看发行价的估值就盲目参与创新。拟上市公司在其行业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如果拟上市公司处于行业中下游,上市后面临的竞争压力仍然会比较大,上市后的利润增长可能达不到相应行业板块的平均水平,自然也会面临估值下行的过程。关注上市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周期阶段,就是关注行业是处于增速下降阶段还是产能过剩阶段,这样的新股投资标的很难被资金追捧。发挥a股投资的新阶段,对于IPO首日的表现也非常重要。如果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那么市场资本较多的行业板块会吸引投资者更多的关注,反之,相关新股的价格可能面临破发的风险。当然,
一般在牛市当中,投资者打新获得正收益的概率偏大,而在熊市当中,由于股票市场总体供求失衡,新股首日破发的概率偏大。
第四、新股不败现象终结,也有利于二级市场估值结构合理化
从较长的周期来看,新股不败现象的终结将有利于改善新股上市之后被过度投机炒作的情况,那么,二级市场上次新股的估值水平有望逐步趋于正常化,新股高估而老股低估的局面将得以改善,投资者更多从股票的价值成长空间来挖掘其投资机会,减少不合理的新股投资偏好,让A股二级市场整体估值结构合理化,也有助于控制融资者在上市之后股票解禁的套现冲动,平衡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利益,共同谋求上市公司长期投资回报,进而也有利于A股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