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创业心态?
创业就是在资源有限、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一次完成一件事,从而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然后,一步一步,把未来的图景带入现实的过程。
这需要非常硬核的成功心态,包括不畏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跌入谷底、逆势扭转的坚韧,以及对世界永恒的好奇。
那你为什么要用这种心态过自己的生活呢?这是不是太功利了?
我们分开来看。生命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一旦概念大了,我们就很容易抽象拉一些大词。
比如有意义的生活,自由的生活,自己的生活。
用大词概括大词没有错,但就是这样。
我们的生活分为工作、生活、亲密和自知。继续分裂,那么就是工作中一次又一次的挑战,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细节,亲密关系中甜蜜与委屈的瞬间。
与其说我们的生活是由各种命题组成的,不如说是由具体的挑战组成的。
面对这些挑战,最好的心态就是创业心态。
比如工作,工作中的挑战和创业中的挑战非常相似,因为前面有具体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背后,有一个又一个的局限,有资源的局限,有团队的局限,有条件的不足,还有很多不足,比如时间不够,能力不够,运气不好。
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这种心态,这样我们才能通过这些限制打开一条路,把事情做好。
你可能会说,上班钓鱼不好吗?公司制度繁琐,团队资源有限,市场千变万化。我还能做什么?
反正只要我尽职尽责,不辜负JD里描述的工作内容,就能安心拿到这个工资。
这种心态没有错,很多人甚至非常享受这一天。
但是对于不想让自己和时间失望的人,对于被成绩驱动的人来说,这就太被动了。
工作需要主动,目标第一,策略要跟上,方法总是比困难难。
每一个岗位都可以是一个创业项目,但你用自己的资源创业,用公司的资源工作,最终取得的成就依然是自己的事业。
成功的价值总有一天会实现。即使这家公司没有为你意识到,只要写在你的简历上,下一家公司也愿意为此买单。
所以每次进公司,都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么办?需要多长时间?我有什么资源?
理解了之后,就可以按照时间一步一步的实现。
过去,创业需要自己积累资源。公司里有现成的资源,有人会帮你争取。这不是更好的事情吗?
有了更多的资源,就意味着更大的成功概率。
有了组织的保证,就意味着风险越来越小。
樊登说,工作实际上比创业风险更大。他说的主要是只在他的工作职责范围内工作。
他创业的时候,不只是出来做生意,而是做一件事,不管在哪里。
谈完工作,我们来谈谈生活。创业心态为什么要用在生活中?工作这么累,难道不能让生活轻松一点吗?
因为生活中的资源有限,时间不够,不满足条件是正常的。
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所以你要么减少,要么物化成目标,然后用有限的资源去实现。
遇到楼上装修打扰睡眠怎么办,遇到买房买车的重大决策该如何抉择?其实这些都是挑战,需要方法论,需要心态的调整,需要一点勇气,需要一点共赢的策略。
这个时候,当我切换到我想做的事情和我的核心目标是什么的时候,做事的方式马上就会不一样了。
你的思维角度不错,下一步有条不紊、有理有据的方法也不错,马上上升几个档次。
就像当年维权的奔驰车主一样,目标明确,一击必中。
比如,谈恋爱其实是一种强烈的目的感,但很多人并不想把这么美好的事情变成一个可以量化的目标,因为爱情要随缘。
其实,无论命运从何而来,总会有人为你背负目标。
积极追求的人,是他们有目标,有行动,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得,没有足够的条件去创造,最终让你觉得自己真的是命中注定。
前段时间分享了罗胖的一个词叫“进度条”。有经验的人做事的时候脑子里有进度条。这个东西从0到100不等。具体步骤是什么?什么时候进度条去了哪里?离100%有多远?
创业,还有一个进度条,这就是这个进度条没有终点,只有节点。
但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其实是盯着那些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