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了解产业招商,在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参观国内医疗器械产业研发技术,亲临大塘新材料产业园学习新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12月12日,佛山市三水区组织百名“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金融机构代表深入三水战新产业集群,近距离感受佛山北向战略给三水带来的巨变。
北向战略是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十大行动之首,有网友甚至总结称佛北大开发是治理佛山“五区综合征”的良方。
“实施佛山北向战略,整合市、区资源建设佛北战新产业园,将对三水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三水区委书记李军结合参观团队感受,在“佛北大开发专题报告会”上指出,佛山市委把佛北大开发当作治疗佛山“五区综合征”的良方——即防范掉进“老工业基地”的陷阱,突破“大而不强、全而不精”的局限,突破“工业不连片、产业不成带”的局限。
三水区委书记李军在“佛北大开发专题报告会”介绍佛山北向战略。尹辅华 摄
三水已预征6.4万亩地恭候战新产业
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是佛北战新产业园的核心起步区,在佛山北向战略中担负攻坚使命。
就在参观团队了解该产业园现状之际,当天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三期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主要建设4.84公里的道路和1076亩场地平整,同时该园区二期建设项目红云路三期主体也完工通车。
目前,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一期、二期、三期建设项目共有21个子项目,总投资超40亿元,项目已全面动工建设;科研孵化、人才公寓、总部办公的科创中心已陆续投入使用;省级“两所一中心”项目以及生活配套建设的邻里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加快建设。
当天专题报告会上,李军重点介绍了由“三个万亩”(万亩产业空间、万亩湿地公园、万亩森林公园)组成的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
“佛山新增产业空间为什么选择三水,是因为佛山北部未开发的土地资源丰富,有利于在一张白纸上规划升级版的连片成带园区,得益于历届党委、政府坚持‘产业入园’,我们目前已经预征6.4万亩土地,明年还要再征1.2万亩。”李军指出,三水的土地开发强度只有26.7%,远低于禅城、南海、顺德,与禅南顺需要用“村改”腾空间、抢空间相比,三水可把万亩连片空地作为后发优势。
在三水区人大代表、广东欧威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启超看来,土地连片使用有助于战新产业形成集聚。“结合个人和同行经历,我们看到没有佛北战新产业园概念前,三水的工业用地指标不宽裕,但现在企业只要有实力、有潜力,就可以大胆寻找合作机会。”
以发展眼光看,中共佛山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打造“十大创新引领型特色制造业园区”,三水就占了3个(都在佛北战新产业园版图中),它们必定成为支撑佛山北向战略的中流砥柱:分别是佛山云东海医药健康产业园,佛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
“了解完佛山北向战略后,我们对企业下一步发展更有信心了。”三水区人大代表,三水区隐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丘子安介绍说,作为佛山水都饮料食品产业园一分子,下一步企业将结合政府规划,继续走品牌化道路,推动企业自动化改造,提升产品竞争力。
佛山北向战略优化三水“三生”共融
佛山推进北向战略,首要任务是为了加速改变佛山经济格局,缩小区域差距,同时借经济发展,优化相关地域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融,使其达成“人城产”融合格局。
当天在大塘新材料产业园,大塘镇委副书记、镇长吴江龙向参观团队介绍称,园区围绕全国新能源电池材料发展高地、粤港澳大湾区电子化学品示范基地、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升级样本、现代化3.0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标杆的定位来打造。“产业园内有投资超238亿元的广东宁德邦普一体化新材料产业项目,创下佛山市单项投资额最高纪录,其一期项目用地已经摘牌。”
“两代表一委员”调研大塘新材料产业园。尹辅华 摄
“大塘新材料产业园由国资公司统一建设共性生产要素如供水、供气、热电联厂等。单宁德时代邦普项目,从管输费、蒸汽费、电费三个方面,每年就能节省1.5亿元的成本。”李军指出,企业来到佛北战新产业园不仅产生新的经济效益,还能促进三水低碳经济发展。
进入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参观团队感受到三水经济第一镇(乐平镇)是如何努力打开大健康产业之门。在佛山北向战略下,立足佛北战新产业园核心片区,乐平站在装备制造长板上借势而进,布局医疗器械产业错位联动发展,11月17日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揭牌,迎来4大项目签约、3大平台进驻。
“两代表一委员”参观大同湖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园。尹辅华 摄
“园区聚焦家用及可穿戴设备、医用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三大重点方向,向牙科、眼科、骨科三大领域开展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精准招商。”三水区委常委、乐平镇党委书记张志彬指出,对于该产业园发展,乐平镇要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目前该产业园不仅招商储备项目超20个,计划投资总额超100亿元,而且还会以大同湖为中心配置生态美景,结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乐平医院、嘉洲广场等生活配套,在这个3.0版新型工业园区绘就“三生”融合画卷。
当三水的产业、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后,人就会用行动投票,从而主动参与佛山北向战略。
在产业布局、户口新政等一系列重大利好带动下,三水的“大城资源、小城成本”优势充分释放。去年,三水人口增长6.88万,增幅高达8.5%,人口增量和增幅居全市首位,打造百万人口重要节点城市进一步提速。尤其是今年7月1日佛山市为三水放开“购房入户”政策后,三水共入户1.6万人。根据评估,最近三年三水引进的546个项目,还将给该区域带来近9万名员工。
三水区政协委员、中建万城建设(广东)有限公司总经理肖俞指出,随着更多人来到三水,城市发展模式会逐步得到优化和完善,也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商机。“公司已在三水区白坭镇参与厂房建设,未来会考虑多在三水区推进高速公路施工及道路绿化方面合作。”
“下阶段三水将围绕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三个赛道,聚焦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两大板块,为佛北大开发链接各种协会、论坛、项目等资源。”李军表示,希望“两代表一委员”,发挥专业优势为三水积极建言献策,同时当好“赤脚医生”深入一线实地督导,督促各镇街各部门敢于涉险滩、敢啃硬骨头,形成部门镇街抓落实、“两代表一委员”强监督的工作格局。
■相关
三水现阶段部分发展成绩:
2020年以来佛山全市新签约投资项目中的前20个头部项目,三水有10个,佛山五区排第一。
三水全区高企存量突破700家,高企认定通过率(91%)位居全省前列、佛山五区第一,今年底争取达到813家。
2022年三水区R&D经费30.6亿元,增长32%;占GDP比重2.08%,增长26.6%,两个增速都排在佛山全市第一。
2023年前三季度完成工业投资290亿元,占固投的比重达到75%,推动固投增速自2023年3月以来持续保持佛山全市第一。
南方+记者 尹辅华
【作者】 尹辅华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下一篇:散打新手该如何增强扫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