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医生误诊?
创始人
2023-12-26 07:30:26
0

原标题:如何避免医生误诊?

相信不少人看病的时候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一定是:挂哪个科。看着医院里密密麻麻的科室分布,很多人都一脸懵,这么多科室怎么挂?内外科的基本不说,就是一个心脏都能分出好多科室来...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患者或者家属,真的是一脸懵圈。今天来和大家聊聊如何避免医生误诊?

01,门槛高——医学领域的一大特点

说实话,很多人连体内的器官名称和位置都不一定能区分出来,而对于疾病症状的自我判断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就比如很多人描述的肚子疼,这东西真的是可以跨许多科室,肚子里那么多脏器,任何一个出问题都可能导致这种症状,更别提,哪怕一个科室也有很多医生,各自擅长的都不一样。当然,比较简单的策略是去咨询前台,这也是现在很多医院的标配了,前台服务会给我们提出一个相对精准的科室,然后去治疗。

所以每次去医院,估计都能让人感慨医疗这个门槛真是高。是的这就是医学领域的一大特点,就是门槛高,一个合格的医生培养下来至少得8年,现实中甚至会出现更长的时间,而医学生在这期间要完成极其艰巨的知识学习,就像有人发出来的教材垒起来,堪称汗牛充栋。

最终,一名合格的医生诞生了,而他们身上就是自带着“专业”的光环。这也是很多时候我们最喜欢赞美医生的词汇之一。

不过,有时候,专业也可能带来一个新问题,那就是:局限。

02,专业和局限?

人才成长过程,往往是一个不断缩小自己的领域并不断深入到细分领域的结果,这种过程的优点是对自己专注的领域十分的熟悉甚至达到了前沿。但是缺点也往往很明显,就是跳出自己的领域,可能就会变得没那么专业了,甚至于,他们过于执着于自己的专业,以至于有一种手里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的感觉,结果反而造成了误诊或者漏诊。

就比如最近看到一个案例,一个患者因为发热皮疹进入医院,期间经历了肺结核、恶性淋巴瘤晚期等诸多误诊,在感染、免疫、血液等多个科室来回跑,最终被诊断为成人斯蒂尔病。期间还因为用药引发了其他健康问题。

其实田鑫的故事估计不少人有过类似经历,就是去医院后到了指定的科室,结果按照医生的诊断去治疗,如果效果不佳,可能很多人的选择不是去换药,而是直接换个医院换个医生,毕竟在不少人心目中,已经默默给这个医生来了个差评。

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和医生都在试错,努力期待一次好运然后成功的对症下药。

03,“专业”的陷阱

可是,这不对啊!虽然我们承认现代医学依然有诸多不足,但是不能什么都归结于医学难题,事实上,很多时候,更多是资源的错配。就像田鑫这类的情形,就不能归罪于医生技术不足,而是因为一开始就掉入了“专业”的陷阱,因为医生太过专业,把疾病局限在了自己的领域,于是就各自依据自己的认知去判断,结果导致了误诊。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问题呢?

最好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避免落入“专业陷阱”,我们来看看其他做的好的医院的解决思路。

比如典型的是Mayo Clinic(妙佑医疗国际),这家长期在医学榜上霸榜的医院一直是很多医生心目中的圣地,连续七年在全美医院评比中位列第一。在最新公布的专科排名中,妙佑医疗国际更是在14个专科排名中名列前茅,并在其中5项排名中夺魁。

这种顶级医院的存在,一定拥有一套非常优秀的解决思路,而他们的解决思路核心就是MDT多学科会诊。

04,什么是MDT呢?

什么是MDT呢?这是multidisciplinary team的缩写,多学科团队的意思,这在当今是很流行的,就像大家喜欢看交叉学科之类的创新。当然,放在医学上就叫多学科联合会诊,简单的说,就是两个以上的相关学科专家来形成专家团队,然后针对某个疾病来给出一个会诊意见,甚至会定期、定点的进行诊疗。

这种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

最直接的就是避免误诊和漏诊,解决“专业陷阱”问题。就像我们前文所言,太过专业性的容易先入为主,结果导致忽视了病人其他指征,于是就成了某种程度上的“盲人摸象”。但是MDT多学科会诊从设计上就避开了这一点,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聚在一起,集思广益,直接从源头上避免漏诊或者误诊问题。

其次,可以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每个患者不一样,不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治疗方案,多学科的人对病人进行综合的评估,这样能够更加全面的综合研判,制定出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此外,这种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本身来说也是个优势,就是可以尽可能避免重复就医或者在不同科室不同意见之间来回跑,浪费了时间、精力等。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会诊吗?

是的,我们也有这种制度,尤其是在急诊处理中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形,但是这种往往是紧急情况。

05,我们目前需要的

而如何扩大这种优秀制度的适用范围是需要我们努力的,就比如目前在英法等国,MDT模式已经是医疗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的NCCN也发布了相关的MDT诊疗规范。我国也早在2010年开始提倡在恶性肿瘤领域开展MDT。

不过,现实依然是很难的。因为我们目前的核心问题依然是医疗资源不足和医疗资源分配问题。

一方面,尽管每年有大量医学生进入到医疗行业,但是和我国如此庞大规模的人群和患者相比,医疗资源还是远远不足的。另一方面,医疗分级的落实也是个现实性难题,大量的人不管疾病轻重都涌去三甲甚至最好的医院,而普通医院却门庭冷落,这种拥堵之下,使得大医院的医生根本忙不过来,MDT这种模式想落实就更难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福建36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公布 近日,福建 36 所民办高校年检结论正式公布。此次年检旨在全面评估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师资队伍、教学...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搜救仍在继续 ... 广州白云山体滑坡的搜救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周边近千居...
1120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 1120 万!福建下达财政资金,用于推动一系列重要项目和民生事业的发展。这笔资金如同一场及时雨,洒向...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热到破纪录!四川重庆等地高温超 40℃,立秋后依旧炎热。立秋本应带来秋意渐浓,然而这些地区却仿佛被高...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这些集体和... 正在公示!福建拟推荐一批优秀集体和个人获全国荣誉。这些集体在各自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成就和贡献,如在科技...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 《千城百县看中国丨福建:福州三条簪》在福建福州,那三条簪如璀璨明珠般闪耀。其一,精致的簪身蕴含着千年...
福州这些“夜玩点” 让你告别“... 福州的“夜玩点”丰富多样,让你轻松告别“空调瘫”。三坊七巷在夜晚灯火辉煌,古色古香的建筑散发着迷人韵...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 福州爱尔眼科医院院长高朋芬博士成功当选福建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这是对她卓越眼科专业成就的高度...
刚刚!38.4℃!马上抵达福建... 刚刚!那令人瞩目的 38.4℃数值仿佛一道炽热的闪电,瞬间在人们的视野中划过。它如同一股炙热的浪潮,...
2025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 2025 年普通类高职(专科)提前批征求志愿将于 8 月 7 日开启填报。这是考生们在高考录取过程中...
福州发布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 福州重磅发布支持建设“海峡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第二批举措。这些举措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旨在为青年群体提供...
重磅!中办、国办印发《整治形式... 重磅消息!中办、国办印发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旨在切实减轻基层...
福建鲍鱼迎来丰收季 如何挑选到... 福建鲍鱼迎来丰收季,这是海鲜爱好者的福音。那么,如何挑选到最新鲜的福建鲍鱼呢?首先,看外观,新鲜的鲍...
李嘉诚50亿港元出售自住豪宅?... 近日有传闻称李嘉诚以 50 亿港元出售其自住豪宅,引发广泛关注。然而,其子李泽钜迅速辟谣,明确表示并...
俄总统新闻秘书:俄美关系改善需... 俄总统新闻秘书指出,俄美关系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时间来逐步推进。当前,俄美之间存在诸多分歧与矛盾...
男子编造中考分数线误导考生,被... 近日,一名男子因编造中考分数线而被依法拘留。在中考成绩公布之际,这名男子为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恶...
2家被立案查处!福州高新区严查... 近日,福州高新区展开了一场严厉的肉制品严查行动,结果令人瞩目——有 2 家企业被立案查处。此次行动彰...
供需批录取结束!福州发布中招1... 供需批录取已圆满结束!这一重要节点标志着福州中招工作又迈出坚实一步。福州及时发布了中招 13 号简报...
福州开启昼夜蒸煮模式,暑热24... 福州开启了令人难耐的昼夜蒸煮模式,暑热仿佛成了 24 小时待机的“小恶魔”。白天,烈日高悬,阳光如炽...
广州发生山体滑坡致房屋垮塌多人... 广州遭遇不幸,山体滑坡致使房屋垮塌,众多生命陷入危难之中。那原本稳固的山体仿佛瞬间崩塌,巨大的力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