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C/2025 A6(Lemmon)彗星(以下简称莱蒙彗星)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这是一颗“千年一遇”的彗星,10月21日刚刚过近地点,11月8日还将过近日点。这期间,如何观测与拍摄这颗彗星,听天文爱好者一一道来。
每年都会有多颗彗星接近地球,但大部分因亮度不足或角度不佳难以观测。莱蒙彗星是今年以来观测到的最亮彗星,并且有望成为年度最亮彗星。这颗彗星今年1月被发现,亮度从21.5等跃升至4至5等之间,其轨道周期约为1150年至1350年,是一颗长周期彗星。
连日来,北京、天津、四川、深圳、新疆等地天文爱好者在黎明或傍晚时分观测并拍到了这位“天外来客”的身影。
10月20日晚,天文爱好者王晋特意选择了空气通透、景色优美的云南泸沽湖作为拍摄地点。王晋告诉记者,泸沽湖如往常一般静谧而浪漫,这个看起来很平常的夜晚,被一位“天外来客”所打破。即将过近地点的莱蒙彗星,带着淡淡的尘埃尾和狭长的离子尾,在夜空中留下身影。“我通过长焦镜头,将莱蒙彗星的身姿与水面、格姆女神山、木船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20日晚,天文爱好者刘东宇和赵忠华在北京门头沟区灵山路也对莱蒙彗星进行了拍摄和观察。刘东宇告诉记者:“这里海拔较高,光污染小,适合观测。我用相机拍了30分钟左右。在相机屏幕上,彗星的尾巴清晰可见,很容易分辨。在此过程中,我尝试使用双筒望远镜目视观察,勉强能够看到彗尾。”
经过近日点之后,莱蒙彗星在北半球会越来越难以观测到。星联CSVA联合发起人蒋晨明表示,在近地点到近日点这段时间内,傍晚可以看到莱蒙彗星出现在西北至西边的天空。
他提醒,由于每天可观测时间窗口很短,感兴趣的公众在观测或拍摄时动作要快,器材、机位等都要提前准备好;尽可能远离城市,到无灯光影响且视野开阔的场所,如郊外、农村、山顶等;由于星光微弱,建议使用赤道仪,连续间隔拍摄多张,再进行后期堆栈处理,以便还原更多彗星细节;入秋后天气寒凉,户外观测一定要注意安全和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