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福州市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在市文化馆举行,现场为10位新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颁发证书及奖杯。
据介绍,目前福州市共有2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新评定的10位传承人涵盖佾舞、闽剧、寿山石雕、茉莉花茶窨制工艺等八大领域,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门类齐全的传承人梯队。这标志着福州非遗保护工作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座谈会上,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围绕“守正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国家级非遗寿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陈益晶说,寿山石雕承载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是非遗的根本,而创新则是非遗存续的灵魂。”他表示,将继续夯实技艺,深入研究文化内涵,探索更多符合当代审美的传播方式,并努力培养好接班人,为寿山石雕的生生不息贡献力量。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应坚守“守正、创新、融合”三大方向,要以守正为根基,扎实传承核心技艺;以创新为翅膀,推动非遗与产业、国潮、数字化等融合,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以融合为路径,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格局,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福州非遗既有“历史的厚度”,更有“时代的温度”,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书写“福州答卷”。(记者 燕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