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福州市永泰县梧桐镇的秋晒柿饼农俗热闹开启。农户趁晴好天气,用传统工艺加工柿饼,房前屋后晾晒的金黄柿饼,如“黄金甲”般围着村落,与黛瓦白墙、连绵青山相映,勾勒出秋日的好“丰”景。
近日,记者走进梧桐镇光荣村,只见大大小小的柿饼加工厂正在加工柿饼。村民们用竹架子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柿子,阳光下飘着诱人的香气。传承四代的柿饼制作人叶新进是地地道道的“晒柿专家”。他告诉记者:“柿果自然晒三天左右,我们就开始打青,把柿果旁边稍微捏一下,再继续晒四五天,柿果就变软成了柿饼,再将它的纤维打散,更好地促进柿饼的糖分生成,提升口感。”
永泰梧桐镇,村民们忙着晒柿饼。记者 包华摄
“我家的柿饼都靠纯天然晾晒,每斤柿饼要5斤鲜果才可以晒成。”叶新进说,他们家有上千棵柿子树,每年能产出鲜果1万斤,加工出的柿饼价格从每斤13元到18元不等。不少来自福州市区和莆田的商户、游客会专程来采购。
据了解,柿饼是永泰梧桐镇的特色美食,每年10月至12月是制作的最佳时期。每到此时,当地果农就利用农闲时间加工柿饼,选取果形端正无伤的优质果,经过选果、削皮、摆晒、翻揉、晾晒等多道工序,每批历时半个月左右加工完成。晾晒好的柿饼圆润饱满,入口软糯,营养丰富,老少喜食。
国庆假期,不少研学团队、亲子家庭纷纷循着秋意而来,感受传统农俗的独特魅力。“孩子们走进柿饼手工坊,体验采摘柿饼、捏柿饼及制作柿叶护肤霜,深入了解梧桐镇柿子的培育历史和柿饼制作过程。”梧桐镇相关负责人说。
作为梧桐镇的特色产业,柿饼制作不仅承载着传统农俗,还让农文旅融合焕发新活力。今年国庆假期,“宿在永泰”民宿生活季发布的“晒秋游”线路,将梧桐镇晒柿饼场景与梧桐镇榕水谣、嵩口古镇串联,让传统农俗变身“打卡”亮点,带动乡村文旅持续升温。(记者 傅亦静 通讯员 陈邦烘 钟博清)
上一篇:前9月福建茶叶出口居全国第三
下一篇:全省首例!这项业务在连江顺利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