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第十三届海峡青年荟·榕台青年戏曲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州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戏曲连心桥,青春共传承”为主题,近80名两岸青年戏曲研究学者和表演艺术家参加交流和创作。
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4日,其间将举办戏曲文化交流、戏曲艺术创作分享等系列活动,并组织台湾青年走进历史文化街区戏台,实地观摩乡间戏曲演出,深入体验福州独具特色的“活态非遗”传承氛围。
台湾歌仔戏、南音、布袋戏与福建本地戏曲血脉相连、渊源深厚。12日上午的交流现场,两岸青年围绕传统戏曲的保护与创新展开热烈讨论,青年演员以戏会友、同台献艺,为古老剧种注入新生机,唱响青春传承之声。
“闽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很多民间戏曲在两地有着相似的流传轨迹。”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副主任吴巍巍表示,从古建筑装饰中的戏剧人物形象,到庙宇信俗中的戏曲仪式,都能看出两岸文化的同根同源。“这种文化上的情感连接,能够进一步增强民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我在福州感受到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台湾成功大学艺术研究所名誉教授施德玉介绍了台南新营流传数百年的民俗表演“竹马阵”。这种融合舞蹈、武术与南管音乐的艺术形式,正是源自福建漳浦的“竹马戏”,至今仍保留着部分原生态表演元素。“先民带着戏曲渡海而来,如今我们带着传承回到原乡,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对话令人动容。”
施德玉说,这次活动为台湾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观察与参与大陆传统戏曲传承发展的窗口。他们走进剧团、登上戏台、走访城市,不仅感受到了两岸戏曲艺术的共通性,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这对深化青年一代的文化认同、增强彼此理解和信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意义。”(记者 唐蔚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