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榕城建设者以岗位上的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奋斗的身影,写下最深情的献礼。
工人在官坂22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绑扎钢筋。(国网福州供电公司供图)
大健康产业园二期全力冲刺
在位于闽侯县的岁金智谷·福州大健康产业园二期项目建设现场,百余名建设者挥汗如雨,运输车辆往来穿梭,全力冲刺年底全面封顶目标。
作为省重点项目,岁金智谷·福州大健康产业园是闽侯食品产业强链延链补链的重要一环,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为食品产业园项目,二期为智造产业园项目。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打造集“食养产研游”为一体的全国大健康产业综合性城市地标。
二期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已有11栋楼封顶,占总数的近八成,整体竣备交付预计2026年8月30日实现。
“目前一期园区已进入竣工备案倒计时阶段,二期园区全力冲刺工程进度,为年底全面封顶奠定坚实基础。”项目负责人康俊洁说,在全速推进建设的同时,园区招商工作捷报频传,形成“筑巢引凤”的强大磁吸效应。
“静音”之下建设安置房
宝龙商圈的“中国红”分外耀眼,一墙之隔的台江区宁锦新苑项目建设工地上,40多名建设者坚守岗位,用汗水浇筑市民的“安居梦”。
工地上,桩基施工班组长裘天辉带领工友们紧锣密鼓地进行桩基础施工和地表清障。记者在现场注意到,尽管机械开足马力,却听不到刺耳的轰鸣声。“我们采用了静态液压方桩工艺。”有着十多年经验的裘天辉解释道:“项目紧邻宁化小学和居民区,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减少噪声和震动,这是对周边环境的承诺。”
这份“静音”下的加速跑,背后是台江区推动城市更新的决心与效率。作为全区年度最大旧改项目,宁化新村及周边地块征迁工作今年4月启动,宁化街道和其他5个街道工作组靠前服务,不仅高效完成动员,更创下了腾空率、封房率均为100%的“台江速度”。
承建方中建五局福建公司项目经理龚维康介绍,宁锦新苑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规划建设8栋住宅楼,配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设施。项目建成后,将提供超1400套安置房,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
罗源新材料项目抢抓工期
3日清晨,在位于罗源湾开发区的福建洲凯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内,生产负责人周鹏程穿梭于设备之间,询问技术人员的安装进度,得到“一切顺利”的回应后,转身指导新人工作。
这个假期,60余名建设者坚守岗位,争分夺秒抢抓工期。“我们正在推进美国康萨克气氛保护电渣炉的安装作业。”周鹏程说,该设备是电渣冶金工艺的核心装备,生产的合金具有纯度高、成分均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
为改善作业环境,公司配备了多台大功率轴流风机,并设置休息室供应防暑物资。办公室主任刘静说:“工人坚守岗位,我们后勤保障必须跟上。”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用地193亩,达产后可年产4万吨高纯净合金新材料,将填补全省高纯合金钢生产空白。
左海集团项目刷新进度条
这个假期,左海集团旗下各重点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建设者用汗水刷新进度条。
在福州港松下港区疏港路一期工程(改造段)施工现场,沥青摊铺作业进入关键阶段。多台摊铺机、压路机协同作业,施工有条不紊。项目为旧路改造工程,计划改造2.75公里,起点位于松下镇国道G228交叉口,终点位于松下港内部道路交叉口。截至目前,项目已推进3.2公里路面基层铺筑,并完成3228米路基排水沟施工。
莆炎高速梧桐服务区出入口工程(二期)1号墩施工现场同样繁忙。工程共设置出入口连接线1条及服务区联络线1条。出入口连接线起点位于梧桐服务区A区北侧,衔接场区内部道路,设置一进一出收费站,终点与G355线平交,路线长444米。服务区联络线起点位于梧桐服务区B区西侧,设置钢箱梁天桥(仅限小车通行)上跨莆炎高速主线,终点位于桐服务区A区东侧,路线长385米。
福州机场第二高速公路为省市重点建设项目。路线起于马尾亭江枢纽互通,与东部快速通道一期工程连接,终于长乐福港路,与机场交通枢纽北进场路连接。在该项目A5合同段智慧梁厂里,工厂化流水式的智慧高效制梁火热进行。左海集团所属福州交建集团现场负责人陈钊昕说,目前全线施工用地已基本提交,各施工点全面施工。
福州港口后方铁路全长约72公里,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西起峰福铁路杜坞站,东接福州枢纽樟林编组站,向北与可门港铁路支线贯通,全线设站4座。国庆假期,该项目桥梁、隧道、路基工程同步进行,数千名工人坚守一线,全力建设精品工程。
工人加速建设电力枢纽
1日清晨,福州官坂220千伏变电站建设现场已是热火朝天,数十名电力施工人员紧张有序地进行220千伏配电楼基础与电缆沟的模板安装作业。
福州官坂220千伏变电站工程总占地面积16300平方米,本期将新建1台180兆伏安三绕组有载调压主变压器,新增220千伏进线7回、110千伏出线7回。项目建成后,将为规划区内的绿色纺织产业园、锂电池材料系列项目等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强劲能源保障。
作为东南清洁能源大枢纽的关键组成部分,该工程还承担着接入马祖外海风电、光伏储能等新能源的重要任务,为区域新能源消纳与并网提供核心支撑。按照计划,工程将于2026年6月30日前投运。(记者 谭湘竹 朱榕 任思言 傅亦静 沐方婷)
上一篇:文明观展 共赏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