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至9日在青岛举办的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上,首届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大赛评选结果正式揭晓。
其中,由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四家单位合作完成的“中国福建省福州市滨海新城砂质海岸生态减灾案例”,从全球130家参赛单位中脱颖而出,获评“海洋十年”中国行动国际合作种子基金资助项目海洋生态文明实践范例赛道重点项目,并作为我国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创新成果向全球推介。
该项目通过实施海滩整治与养护、滨海防护林修复与建设、堤后湿地生境保护与恢复等3项工程,构建了由动态平衡海滩-综合防护林带-水系连通湿地组成的自然缓冲带与亲水空间区交错融合的海岸带生态减灾空间体系,助力一个“显山、露水、透绿、亲海”的新城加速崛起,为向全球推出“两山”理念实践创新与转化案例作出了特色的探索和成功示范。
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海洋灾害风险抵御防治能力,2020年8月,福州市开展了滨海新城海岸带保护工程,实施海滩整治与养护、滨海防护林种植与建设、海堤堤后湿地生境恢复等3项工程。
其中,长乐沿线北部防护林修复与建设林带面积215公顷,长乐机场北部海滩修复与养护面积15.3公顷,外文武海堤堤后湿地外来入侵植物清理面积129.3公顷、东湖湿地-森林鸟类栖息地修复面积61公顷、撂荒沙地修复建设面积84.6公顷,由海向陆构建了由动态平衡海滩-综合防护林带-水系连通湿地组成的自然缓冲带与亲水空间区交错融合的海岸带生态减灾空间体系,提升了区域海岸带抵御台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和防风挡沙的能力,增加了滨海新城的生态优势和战略价值。
2021年11月,经推优评选,该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生态和减灾协同增效典型案例”;
2022年1月,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美丽海湾提名案例”;
2022年12月,项目修复区域通过福建省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组织评定,确定为省级旅游度假区(长乐滨海旅游度假区省级旅游度假区);
2023年9月,项目入选自然资源部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在2023年全球滨海论坛发布的《海岸带生态减灾协同增效国际案例集》。
作为联合国“海洋十年”在华落地的旗舰活动,本次大赛旨在遴选具备全球推广潜力、可显著提升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与复原力的创新技术与治理模式,为中国乃至全球海洋生态文明贡献公共产品。该大赛共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的130家单位参与,涵盖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及青年团队,聚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多专业方向,最终评选出45项获奖项目。(记者 陈坚)
上一篇:“戏聚榕城”2025年福州市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展演活动第三场精彩回顾……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