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离暑云散
袅袅凉风起
明天(8月23日)4时33分,福州正式迎来处暑天气,福州接下来天气如何?
每年8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50°时是处暑节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显然,处是停止、隐退之意,暑热之气到此结束。
有人借用入伏、出伏的说法,将处暑称作“出暑”,即摆脱了暑气的困扰。处暑节气不是说天气就不热了,而是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终于结束了。
未来十天全市天气趋势:
天气:未来十天全市以多云天气为主,其中今天到24日部分乡镇有阵雨或雷阵雨。
气温:未来十天以晴热高温天气为主,福州市区和内陆县市35~37℃;沿海县市33~35℃。沿海风:未来十天沿海风风力较小,均在7级及以内。
处暑物候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当鹰感受到秋气渐起时,便开始飞翔俯冲大量捕猎,捕到猎物之后会先排列开来“祭天”,就像古人祭祀一样。处暑后,秋风萧索,意味着万物开始进入新的生命状态:凋零,沉寂,收敛。植物们褪去了往日生机勃勃的绿色,逐渐换上金黄的外衣。处暑时节,虽然“天地始肃”,但在“肃”的时候,还要让我们享受丰收的硕果和喜悦。此时的庄稼已逐渐成熟,快到收获的时候,农家们都盼望着五谷丰登。
对于沿海的渔民来说,每年处暑时,也是休渔期结束的时节。渔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和准备,怀着对新渔季的期待和憧憬,迎来开渔节。人们在处暑这天举行盛大的开渔仪式,表达对大海的敬畏和感恩之情;热闹的文艺表演,展现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和风情;还有千帆竞发的壮观场面,一艘艘渔船驶向大海,开启新的捕捞之旅。
福州处暑有哪些习俗?
处暑节气福州有哪些习俗?记者采访了福州民俗专家。
福州谚语云:处暑一过脸觑厝。以前天气炎热,有钱人会到鼓岭等地避暑。处暑时节,去鼓岭、郊区避暑的人们脸要朝向家里了,准备回家居住。
福州民俗专家邱登辉介绍,处暑节气福州推荐的美食当属“水鸭母”。“秋风起,鸭子肥。”此时的鸭子开始囤积脂肪,很是肥美。“按照中医的理论,处暑节气暑热未消,秋燥渐起,‘水鸭母’性平味甘,具有健脾补益的功效。”
此时正值福州地区龙眼成熟的时节,福州人懂吃,最爱的就是用这新鲜龙眼配一碗清粥,龙眼果肉晶莹剔透,咬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嘴里爆开,混着稀饭的温润滑入喉咙。经历了夏天的暑热蒸腾,人多少有些倦怠,这一口简单的搭配,正是福州人记忆中的味道。
今年七夕节处在处暑节气。陈庚焕《结缘行》:“闽七夕不闻乞巧者,而儿童以豆相遗,谓之‘结缘’。”
据《二十四节气与福州习俗》记载,七月初七,家家户户煮蚕豆互相馈赠,啃豆谈天,消除隔阂,促使家人和顺、邻里和睦、亲友情深。小孩学样,互相分豆,钩指和好。七月七夕成为讲团结、讲和睦的民间节日,流传近千年。
七夕也叫“乞巧节”。习俗体现了妇女乞巧,主要是穿针引线、针线刺绣等女红技艺。而郊区妇女多在田间耕作,不能学刺绣之类的女红技艺,她们将秋收的蚕豆辅以五香味煮熟分与亲邻尝新以示其巧,遂传入城内而形成“七夕分豆结缘”的习俗。
(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
上一篇:出圈!奇台特色亮相全国多个机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