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接力棒,成为图书馆第三代管理员
林龙锦:让馥郁书香浸润乡村
林龙锦。
当第一缕阳光洒向闽侯县白沙镇马坑村88号,林龙锦已握着扫帚清扫庭院,成为这座乡村图书馆晨曲的前奏。自2018年接过接力棒,这位第三代管理员始终保持着祖父传下来的习惯:清晨6时开门,烧一壶开水,将3万余册图书擦拭归位,让木质书架的清香弥漫在30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
14年来,这座图书馆在三代人的努力下,成为滋养整片乡土的文化绿洲。
2011年春,林龙锦的祖父林礼兴在隔壁镇目睹村民沉浸阅读的场景后,毅然将自家一层300多平方米的房屋改造成白沙镇首个公益图书馆。
在祖父“做点实在事”的嘱托中,林龙锦的父亲林岳铿接过接力棒,将图书馆书架从1个扩展至20余组,藏书量从2000册激增至3万余册,涵盖农技、文学、少儿等18个类别,并建立“村民点单、书屋买单”的购书机制。马坑村400余户村民至今保留着他的手机号,需要什么书,一个电话就能送到。这种务实作风深刻影响着林龙锦,也让他下定决心,放弃自己大多数的休息时间,成为图书馆的第三代管理员。
只要一有空,每天清晨开门后,他总要先烧一壶开水,并打扫好图书馆的卫生,整理好书本,就像祖父当年一样。去年“六一”,林龙锦还将自家卧室改造成少儿图书分馆。现有的2000余册儿童读物中,既有他自费购置的科普绘本,也有社会各界捐赠的经典读物。
依托在闽侯卫健系统的工作资源,林龙锦还为图书馆注入新活力:重阳节为老人义诊,拗九节举办健康讲座……这种将专业资源融入公益服务的创新,延续着林家“因地制宜办实事”的家风,也让图书馆从单一的阅读空间转变为综合服务平台。村民林依姆感慨:“以前来看书,现在还能量血压、听讲座,比诊所还热闹。”
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林龙锦的镜头里装着闽侯的山水人文:昙石山遗址的陶片纹理、孔元村古厝的飞檐翘角、大湖乡的雪峰茶田……当读者被这些照片吸引时,他便会翻开《家住闽侯》《侯官文化概论》等书籍主动为他们逐页讲解。这种“影像+书籍”的解读方式,让侯官文化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可触摸的陶片纹理、可感知的飞檐弧度、可品味的茶田清香。正如他常说的:“照片是文化的眼睛,书籍是文化的血脉,当两者相遇,历史就有了温度。”
接下来,他打算联合更多高校资源,开发更多线上模式,让村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图书点单、健康咨询、文化活动报名等操作。同时,他计划举办更多的公益活动,比如春季联合农技站开设“田间课堂”,夏季打造“夜光图书馆”,让乡村阅读的种子长出最茂盛的枝丫。(记者 陈木易/文 林双伟/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