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近期有重大发现,一种罕见深海章鱼新物种进入人们视野。这种章鱼在深海中翩翩起舞,其姿态酷似仙女“飞天”。它那灵动的触手仿佛是优美的线条,在幽暗的深海中摇曳生姿,宛如一场神秘的舞蹈。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揭开了这一深海生物的神秘面纱。它的独特形态和行为,为深海生态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重要的样本,让我们对神秘的深海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发现并命名了一种深海章鱼新种——飞天烟灰蛸。科研人员结合整合分类学方法,分析了章鱼类的系统演化关系,并探讨了章鱼在深海环境中的适应性,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进化》发表。
烟灰蛸属于头足纲八腕目有须亚目,是一类生活在深海的章鱼。新种飞天烟灰蛸发现于西太平洋卡罗琳海山水深1240米处,体长约20厘米,通体呈半透明的橙红色,皮肤质地柔软呈胶质,鳍钝圆,内壳较为光滑,并具有七排同形齿的齿舌。因它在水中游动时会优雅地收缩或舒张腕间膜,配合形似“大耳朵”鳍的拍打,宛如在水下翩翩起舞的精灵,研究人员以敦煌壁画中的“飞天”仙女为灵感,将其命名为飞天烟灰蛸。
△飞天烟灰蛸原位视频
研究团队基于遗传信息分析结果,证实了烟灰蛸属的分类地位,并为其单系性提供了证据支持。此外,研究还为近期有须类章鱼的分类学修订提供了新的佐证,确认有须亚目可细分为面蛸超科和须蛸超科两个单系群。基于古生物学证据,推测现生深海头足类的共同祖先可能起源于浅海环境。
△飞天烟灰蛸外部形态图
研究团队从线粒体基因组层面探讨了深海章鱼的深海适应策略:深海章鱼可能会通过减少主动游泳、降低移动速度等方式降低其代谢需求,从而使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系统保持正常功能。这些适应机制使它能够在高压、低温和缺氧的极深海端环境中生存自如。
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深海生物多样性认知,还为理解章鱼类的进化与适应机制提供了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