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多措并举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浸润下成长。在学校,开设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程,如书法、国画、剪纸等,孩子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笔墨,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校园里还定期举办传统文化活动,如汉服展示、诗词大会等,让孩子们亲身领略传统文化的风采。在社会上,各类传统文化体验馆深受孩子们喜爱,他们在这里亲自动手制作传统工艺品,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此外,福州的传统节日氛围浓厚,孩子们参与其中,传承着千年的文化基因,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课堂飘出中药香 课间打起传统拳
福州多举措让孩子们在传统文化浸润下成长
记者2日获悉,采纳市人大代表俞柳英提出的《关于在福州市区小学推广中医和武术教育的建议》,福州市相关部门多措并举,让草药清香与拳脚生风的传统文化气息,浸润着孩子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被摁在课桌上的孩子如同被束缚的雏鹰,难以展翅翱翔。”俞柳英代表在建议中提出,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瑰宝,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医学知识,更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想;武术作为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不仅能够强健体魄,还能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自律精神。在小学教育中融入中医和武术教育,使孩子们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记者了解到,为全面推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市教育局联合市卫健委出台专项工作方案,采用中医药文化课堂、实地参观展陈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本草园”俯身观察草药生长,到“国医馆”聆听千年医理,从张仲景、华佗的故事中感悟仁心仁术。2024年,福州共42所中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举办中医药进校园活动88场。
与此同时,福州积极推动基础条件较好的学校申报省级中医药文化教育试点学校。目前,福州共有16所中小学被省卫健委、省教育厅确认为试点学校,入选数量全省最多。其中,试点校钱塘小学构建“课堂种植+场馆研学+高校联动”立体学习网络,让孩子们在“识药—种药—制药—用药”的完整链条中掌握中草药知识;教院一附小则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课程,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验中医药魅力。
同样,武术教育也如火如荼。市教育局大力推动“一校一品”建设,并将武术作为重点推广项目。今年初,124名体育教师在福建师范大学完成武术培训,为校园武术注入强劲师资。目前,全市有79所学校开设武术课程,其中41所成为试点校。福州七中以武术为特色强健学生体魄,长乐区连续两年举办师生八段锦赛事;咏春拳作为非遗代表性项目,更是已在福州13所幼儿园、12所小学、6所中学里蔚然成风。
市教育局还组织学校创新教学法,让武术跨越学科边界,如音乐课上招式随韵律流动,美术课中武术英姿跃然纸上,思政课则从“武德”中淬炼纪律精神与民族自豪。此外,市武术协会先后授牌40所学校为“教学推广基地”,孩子们在社团训练场上的一招一式,无不传递着千年武术的坚韧与自强。
市教育局近日在回复代表建议时介绍,下一步,将充分吸纳代表建议,培育新一批中医药试点校,以点带面推广经验;推动中医武术基础知识进课堂、入教材;深化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辨识草药、练习拳法中深化文化认同。同时,联合市卫健委、市体育局等部门,开发融合福州地术拳、香店拳等地方特色的课程教材。
“当指尖触摸过草药的脉络,当一招一式间感受到千年的武脉传承,被‘摁在课桌上’的雏鹰们,正获得一片更广阔的天地。”俞柳英代表表示,福州校园里飘散的草药香和回荡的习武声,不仅是在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文化认同的种子,为他们插上自信与坚韧的翅膀,去拥抱未来。(记者 李晖)